挽朱師禹母二首 其二
孝養空懷橘,嚴規想斷機。
影留生日面,棺掩嫁時衣。
萱室言猶在,蘭陔事已非。
九原行楚挽,桃李慘春暉。
孝養空懷橘,嚴規想斷機。
影留生日面,棺掩嫁時衣。
萱室言猶在,蘭陔事已非。
九原行楚挽,桃李慘春暉。
想要像陸績懷橘孝親那樣盡孝卻已無法實現,想起母親曾如孟母斷機般嚴格教導。母親生前的面容仿佛還在眼前,棺材卻已掩蓋上她出嫁時的衣裳。母親在萱堂中的教誨言猶在耳,可往日在蘭陔下的溫馨之事已不復存在。前往九原送葬,唱起楚地挽歌,桃李也仿佛因失去春暉而黯然神傷。
孝養空懷橘:“懷橘”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陸績六歲時,在袁術處懷藏橘子欲帶給母親,這里表示想盡孝卻不能。
嚴規想斷機:“斷機”典出孟母斷機杼教育孟子之事,指母親嚴格的教導。
萱室:指母親的居室,后指代母親。
蘭陔:指代對父母的孝養,這里指往日與母親相處的事。
九原:指墓地。
楚挽:楚地的挽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可知是為挽悼朱師禹母親而作,當時朱師禹母親去世,詩人懷著悲痛和惋惜之情寫下此詩,以表達對逝者的悼念。
此詩主旨是悼念朱師禹母親,通過用典展現母親的賢德與詩人的孝思。其特點是用典精巧、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傳統挽詩的創作特色。
清源十日東風顛,陳家從事絕可憐。不須伏爾誇投轄,我自能停步口船。
柳堤桃塢未怡融,浣濯新梢上淺紅。一段春光來逼眼,棗騮嘶入柏林中。
云深行欲迷,但逐樵夫去。遙聞雞犬聲,人家在何處。
家音讀罷暗銷魂,季子疾侵仲議婚??皣@此身同桎梏,愛緣拋卻任乾坤。
昨宵清不盡,今夜色增明。想見清虛殿,冰輪漸漸生。
中天隱隱碧芙蓉,樓閣深藏苐幾重。松葉滿山行跡少,樵夫聽得講時鐘。
今年春色勝常年,此夜風光最可憐。鳷鵲樓前新月滿,鳳皇臺上寶燈燃。
待船日日恨船遲,船頭水聲無斷時。昨夜天清好新月,誰家學得畫蛾眉。
滿湖云氣曉生寒,蘸影蒸香潤石闌。萬斛銀珠無用處,翠盤擎到日光乾。
舊游屈指凋零盡,曠達風流苦憶君。十二巫峰漫羅織,好春還我夢中云。
別淚半襟紅雨,狂吟滿案青山。幾曾留意到花間。恰被流鶯、說破曉春寒。省竹歸來多暇,攤書坐久無歡。乍聞錦字說團欒。欲向東風、借取倚云看。
高人有真趣,林壑暫棲遲。悠悠經濟心,未許巢由知。
獨坐面萍池,微涼汎碧漪。意緣多病懶,詩是苦吟遲。孤柳風難定,叢篁雨不欹。蕭閒此中趣,未信鬢如絲。晚涼池閣靜,藹藹綠陰交。野燕將新子,墻桑發舊苞。藥房因雨閉,茶臼待晴敲。誰念孤吟客,繩床坐岸坳。閣晚飆初歇,池萍水不漪。眾禽鳴未定,獨鶴宿常遲。無悶杯仍酌,多眠枕屢欹。黃梅時節里,常是雨絲絲。習靜消微恙,驚時念故交?;埣t剩萼,蕉長綠成苞。茶器晚猶設,歌壺醒不敲。遙知涼思足,行樂到林坳。
蜃樓幻滅,劫波沸處海桑紅。千年鏡月迷蒙?;杏X浮生如夢,今古萬緣空。但閑吹玉管,靜撫焦桐。山深霧濃。倚翠竹,對西風。未許魔炎魅火,燃熾胸中。云端長嘯,又還怕、聲徹廣寒宮。無限意,盡付秋鴻。
空山無人云自流,草色不喚王孫游。平波粼粼動煙縠,高柳拂地黃金柔。路旁白石凈于幾,松膏竹杖亦易求。蒼巖翠壁幾千仞,此中敢謂無巢由。巢由巢由不可見,牧豎悠悠下長坂。烏犍濈角春正肥,短笛橫吹不知晚。已判乘月過前村,不道林深路猶遠。嗟哉長安豪俠千金軀,奔車騁馬光路衢。掛角寧須二三卷,徒聞十斛計明珠。春華秋葉忽飄轉,誰憐數尺高珊瑚。乃知抗志貴世表,眼底得喪真區區。君不見豐城李翁今皓須,積書教子勤且劬。人生意得會有娛,霄漢豈與山林殊。我知翁意固如此,不待臨風看畫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