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謝子肅諸公飲巾山岊上人房
石磴行崎曲,緣云入翠微。
山寒驚歲晚,渚綠認春歸。
絕境為誰設,清歡如此稀。
軒窗生夜氣,簷角有星飛。
石磴行崎曲,緣云入翠微。
山寒驚歲晚,渚綠認春歸。
絕境為誰設,清歡如此稀。
軒窗生夜氣,簷角有星飛。
沿著石頭臺階曲折前行,順著云霧進入青山深處。山中寒冷讓人驚覺歲暮已至,江中小洲的綠意讓人認出春天歸來。這絕妙的境地是為誰而設,如此清雅的歡趣實在稀少。軒窗間彌漫著夜晚的氣息,屋檐角似有流星飛過。
石磴:石頭臺階。
崎曲:曲折。
緣云:順著云霧。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渚:水中的小塊陸地。
絕境:絕妙的境地。
清歡:清雅的歡趣。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謝子肅等友人一同登上巾山,在岊上人房飲酒賞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正值歲暮春歸之際,詩人身處山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清幽與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中美景,抒發清歡之情。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銳感知和細膩表達。
四百南朝寺,猶余高座名。
桫欏花落處,滿院碧苔生。
石徑分茶社,云峰閟磬聲。
上方無客到,趺坐豁羈情。
雁飛向南去,人到雁門關。
曉角三邊月,寒云萬迭山。
時清行旅適,戍古老兵閑。
直渡桑干水,仍騎代馬還。
行到竹窮處,有亭佳可游。境因吾子勝,客為此君留。娟凈經時雨,蕭梢六月秋。豈無他草樹,涇渭不同流。
種竹無他事,林間與客游。自應攜手入,安用閉門留。靜可過僧夏,清宜對奕秋。衰翁九節杖,來往亦風流。
時頒便面覓新詩,
巧畫花枝作好題。
多謝東皇不嫌棄,
親將仙手寫金泥。
高閣寒江獨眺,
長天征雁孤飛。
故人千里難見,
客子三冬未歸。
安期爾何人,得非魯連徒。
卻秦入東海,傳為列仙儒。
朝與青童游,暮歸紫府居。
鏘鏘白鳳皇,侍從隨仙輿。
辟谷亦何為,食薇不愿余。
披發下大荒,冥搜宛委書。
云氣閟徐市,岳圖付仲舒。
誰言齊士怪,正笑田橫愚。
南史簡不存,長懷一嗟吁。
秋興逐涼吹,颯然驅煩襟。
人悲故鄉遠,葉落空山深。
楚俗傷去恨,秦城稀來音。
何當返煙渭,自樂于園林。
憶昔初逢神眼時,
已于未第便相期。
不嫌屋矮重來訪,
宦況蕭然且贈詩。
星稀露重。風吹院外芭蕉動。城頭鈴鐸聲相送。薄醉還醒,渺渺難成夢。
紙屏石枕何人共。舊愁未了新愁壅。多情好月穿窗縫。起坐窗前,長笛無心弄。
多年不道姓,
幾日旋移家。
日長習靜無他事,
避暑訶林塔殿中。
多謝老僧新惠席,
鋪開南地恰當風。
深觀事理歷時艱,養拙年來獨閉關。
閱世真如棋局變,辭官始覺布衣閒。
酒懷冷落愁中減,詩草零星病后刪。
賴有小園堪涉趣,何須笠屐遠看山。
來往人喧古渡頭,漁翁搖漾蕩扁舟。丁當幾韻榔初響,欸乃數聲歌未休。歡酌瓦瓶蓬月夜,醉吹橫笛海天秋。相逢相問漁樵外,更有誰閑似白鷗。
月下何來水上姑,月明姑出會仙徒。古今池涌源泉出,紅白花開錦繡鋪。濯足野夫歸別澗,窺魚林鶴去平湖。何年姑再池中見,試問詩翁入會無。
一洞森森萬象新,天臺真境凈無塵。少官老隱人人樂,燕乳鳩鳴在在春。竹底日高金影碎,松稍風細浪聲勻。宦園清賞烏紗集,佳句連篇酒數樽。
陽氣堂堂忽漸陰,萬山西面布黃金。蟬鳴紅樹流清響,僧撼暮鐘來好音。草下伏螢爭列耀,云邊飛鳥倦歸林。時雖小晦朝來顯,天道循環古到今。
江上橫拖一小沖,沖頭江水去無窮。坐觀湍急晝還夜,便見流行始到終。識到此時真理徹,探窮源處實心融。尼翁川上無深嘆,后世何人為啟蒙。
蕭森江上老梧桐,鳳集朝陽紫翠叢。噦噦好音蕭韻響,輝輝文羽翠光同。太平天子來真瑞,修史詞臣記實蹤。異物古今能幾見,老翁時睹月明中。
未遇誰能識買臣,半生樵擔困紅塵。放歌崗下醒如醉,射策廷中屈見伸。自信老儒終顯跡,獨矜愚婦不甘貧。人生窮達尋常事,頭白無忘一斧斤。
曉煙如練曳平津,
一棹東風兩岸春。
島鷺沙鷗休戀我,
北堂歸有白頭親。
我生豈無涯,茫茫眾人后。達觀恨不早,歲月若甕漏。
晚年始愛道,水火自相姤。所憂精力衰,大藥終未就。
入山雖不深,已足謝塵垢。竹扉日夜開,白云入襟袖。
時有道人來,金經親授受。讀之苦不悟,沈思使人瘦。
一朝心為開,如月過巖竇。妙理清可悅,谷神儼欲覯。
從茲剖昏瞀,長愿絕群謬。萬劫有時盡,至道莫能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