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四首 其八
蹁躚一黃鶴,飛止弱水宮。青鳥戴勝使,側目不相容。遂遺瑤池跡,遠寄滄海蹤。無心隨鴻鵠,任爾摩層穹。
蹁躚一黃鶴,飛止弱水宮。青鳥戴勝使,側目不相容。遂遺瑤池跡,遠寄滄海蹤。無心隨鴻鵠,任爾摩層穹。
此日披圖思舊景。三十年來,多少滄桑境。
楓落吳江詩句冷,幾人喚不吟魂醒。
落落曾樓孤鶴影。聽慣秋聲,歲歲西風緊。
久矣清才推絕頂,蕭蕭颯颯空千頃。
消暑展桃笙。五尺琉璃石上橫。
問到睡鄉才入境,心驚。度枕松風恰一聲。
倦耳付深扃。莫使松風喚得醒。
分付童兒聞剝啄,休聽。也向槐安國里行。
三人出眢井,
一身登檻車。
朱門漫臨水,
不可見鱸魚。
人無百年人,剛作千年調。待把門關鐵鑄,鬼見失笑。多愁早老。惹盡閑煩惱。
我醒也,枉勞心,謾計較。
粗衣淡飯,贏取暖和飽。住個宅兒,只要不大不小。常教潔凈,不種閑花草。
據見定、樂平生,便是神仙了。
嶺上嶺下綠煙迷,山南山北沈云棲。
乍乍密衣上雨,或隱或現溝中泥。
溪頭溪尾石齒齒,車內車外風凄凄。
去時川原空如洗,彌望草色今萋萋。
便似拿舟荷花蕩,只少蓮臉嬌紅啼。
到眼翠碧遠無際,空處透出青玻璃。
冷雨一夜落群峭,玉山上與浮云齊。
大塊變態遽如許,是誰渲染無町畦。
儻非大米即小米,中有濃澹無標題。
或是馬牙絕頂蘸積雪,灑作墨沈摩天倪。
醉中索解人不得,仰天長嘯千峰低。
秋風低結亂山愁,
千頃銀波凝不流。
堤畔畫船堤上馬,
綠楊風里兩悠悠。
春華未及實,一旦遭風雨。離披愧松柏,徒然怨泥土。
霞彩燦桑榆,莫能蔽村塢。鴛鴦七十二,賤妾亦為伍。
遂充君下陳,寵愛良難數。戚施共燕婉,展轉慚無補。
偃蹇任侍兒,殷勤通保母。區區自束縛,郁郁不得語。
獻君一杯酒,愿君千萬壽。寧為薄命妾,難為再醮婦。
敢告后來人,初心安可負。
三秋積雨多,客夜聽泉至。
溟濛峭峰頂,疏林冱云氣,
秉燭照回廊,古徑壓空翠。
西風吹高巖,打頭亂葉墜。
長淮寂漁火,暗聽驚濤沸。
萬瓦黑甜中,一鐙隱湖寺。
茲地數登覽,夜景領尤異。
烹泉話石欄,眼前獲新契。
亭名玩清心,澄澈平旦意。
何用警霜鐘,靜理悟禪諦。
暫醉佳人錦瑟傍。
歡因小飲便成狂。
離人須落淚千行。
縱使有花兼有月,
豈悲相失與相忘。
一生贏得是凄涼。
煙花苒苒裹江亭,云靄紛紛接暮城。
物態除非詩可寫,旅懷唯藉酒能平。
燕知社節來何早,鶯怯春寒語未成。
非晚與君分袂去,他時當記此時情。
塘汛聞雞促曉行,
一江風雨片帆輕。
先生莫笑匆匆色,
不是區區為顯榮。
先生富貴本無心,冰節從來照士林。三載調元名愈重,七章告老意何深。
九重屢挽音形玉,一念難回歸散金。此是吾邦真偉事,清風萬古孰追尋。
公相胸中蘊識幾,中和不假佩弦韋。人心未免自強弱,公論何嘗無是非。
歲到寒時知勁節,事當難處見圓機。便須再出扶宗社,未許從容戀翠微。
芳草如茵憶吐時,收將鳳紙寫相思?;毩鄹鳠o賴,雨落月明俱不知。冰簟且眠金縷枕,靈風正滿碧桃枝。蓬山此去無多路,恐是仙家好別離。
春陰只欲傍高樓,樓上黃昏望欲休。蠟照半籠金翡翠,繡檀回枕玉雕鎪。宓妃腰細才勝露,王粲春來更遠游。目斷故園人不至,花明柳暗繞天愁。
鳳城寒盡怕春宵,莫損愁眉與細腰。湘淚淺深滋竹色,碧潭珍重駐蘭橈。幾時心緒渾無事,惟有衣香染未消。守到清秋還寂寞,王孫歸路一何遙。
隔得盧家白玉堂,古來才命兩相妨。莊生曉夢迷蝴蝶,侍女吹笙弄鳳凰。閬苑有書多附鶴,小姑居處本無郎。深知身在情常在,但惜流塵暗燭房。
昔年相望抵天涯,枉破陽城十萬家。猶自金鞍對芳草,更持紅燭賞殘花。相逢一笑憐疏放,少得團圓足怨嗟。檢與神方教駐景,不教容易損年華。
石楠花發舊琴臺,一寸相思一寸灰。海闊天翻迷處所,廊深閣迥此徘徊。玉珰緘劄何由達,固漆投膠不可開。惟有夢中相近分,年華猶共水相催。
畫樓西畔桂堂東,來是空言去絕蹤。云路招邀回彩鳳,玉壺傳點咽銅龍。輕衫薄袖當君意,乞腦剜身結愿重。玉骨瘦來無一把,丹爐猶用紫泥封。
不教腸斷憶同群,兩兩鴛鴦護水紋。愿得勾芒索青女,欲書花片寄朝云。西園碧樹今誰主,世路干戈惜暫分。直道相思了無益,褰帷舊貌似元君。
可惜秋眸一臠光,未妨惆悵是清狂。遙知小閣還斜照,不信年華有斷腸。永憶江湖歸白發,本來銀漢是紅墻。清聲不遠行人去,此去瑤池地共長。
君問歸期未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枉教紫鳳無棲處,便是孤鸞罷舞時。斑竹嶺邊無限淚,相思樹上合歡枝。如何一夢高唐雨,羅薦春香暖不知。
月中霜里斗嬋娟,只是當時已惘然。瑤瑟愔愔藏楚弄,云孫帖帖臥秋煙。定知何遜緣聯句,莫見洪崖又拍肩。一口紅霞夜深嚼,微香冉冉淚涓涓。
悵望銀河吹玉笙,相思迢遞隔重城。越羅冷薄金泥重,清月依微香露輕。烏鵲失棲常不定,神仙有分豈關情。青袍白簡風流極,任昉當年有美名。
一生長對水晶盤,夜薄臨醒玉艷寒。何處哀箏隨急管,豈知孤鳳接離鸞。桂宮留影光難取,蠟炬成灰淚始乾。終日相思卻相怨,南風無處附平安。
全家羅襪起秋塵,忍為黃金不為人。愿得天牢鎖冤魄,枉緣書劄損文鱗。江魚朔雁長相憶,劍棧風檣各苦辛。曾是寂寥金燼暗,云屏不動掩孤嚬。
郁金堂北畫樓東,心有靈犀一點通。玉簡賜書迷鳳象,楚歌重疊怨蘭叢。賈生年少虛垂淚,趙后身輕欲倚風。清漏漸移想望久,直教銀漢墮懷中。
雨打湘靈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天荒地變心雖折,對影聞聲已可憐。欲就麻姑買滄海,可能留命待桑田。未知歌舞能多少,此夜西亭月正圓。
夢中來數覺來稀,日射紗窗風撼扉。垂手亂翻雕玉佩,不寒常著五銖衣。輕身滅影何可望,珠箔飄燈獨自歸。盡日傷心人不見,木棉花暖鷓鴣飛。
臥來無睡欲如何,一夜芙蓉紅淚多。欲織相思花寄遠,空聞子夜鬼悲歌。已悲節物同塞雁,未抵青袍送玉珂。卻憶短亭回首處,風光今日兩蹉跎。
東閣無因得再窺,有人惆悵臥遙帷。由來碧落銀河畔,分隔休燈滅燭時。誰與王昌報消息,非關宋玉有微辭。此情可待成追憶,莫道人間總不知。
火云影里一葉落,玉鑒光中便見秋。
一任秋來又秋去,大江依舊向東流。
無變易,有來由。
塞鴻何處,白鷺滄洲。
數聲漁笛煙村晚,狼藉斷霞閑釣舟。
獻賦慚司馬,逢君喜帝堯。
尚疑樽俎意,無補圣明朝。
玉律陽方長,春風凍已消。
胡兒休牧馬,指日斷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