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題授上人曲肱齋
架屋巾山最上頭,曲肱打睡百無憂。
云容獻狀留殘雨,海月橫陳有去舟。
閑里琴書緣好客,向來鐘鼓不驚鷗。
會將一滴曹溪水,洗盡胸中萬斛愁。
架屋巾山最上頭,曲肱打睡百無憂。
云容獻狀留殘雨,海月橫陳有去舟。
閑里琴書緣好客,向來鐘鼓不驚鷗。
會將一滴曹溪水,洗盡胸中萬斛愁。
在巾山的最頂端建起房屋,彎曲著胳膊睡覺毫無憂愁。云朵呈現出各種形狀,殘留著點點雨滴,海上明月橫掛天空,有離去的船只。閑暇時擺弄琴書是因為好客,以往寺廟的鐘鼓聲也驚不起鷗鳥。我要以曹溪一滴佛法之水,洗盡心中無盡的憂愁。
授上人:一位僧人。曲肱齋:彎曲胳膊睡覺的屋子。
巾山:山名。
曲肱:彎曲胳膊。《論語·述而》:“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曹溪水:禪宗六祖慧能在曹溪寶林寺演法,后以“曹溪水”指佛法。
斛: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斛。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巾山,拜訪授上人時所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對塵世紛擾有所厭倦的心境,渴望在清幽的環境和佛法中尋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心靈解脫的渴望。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借自然之景抒發內心感受,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宋代詩歌注重意境營造和情感表達的特點。
家臨千峰翠。幽徑重開荊棘里。小桃花艷,春日盈盈霞綺。香入騷人碧玉杯,色映游女青螺髻。帶露更嬌,迎風尤媚。古有墻東避世。況似武陵風光美。時時獨酌花間,別有天地。不教掃徑看尤好,意欲尋仙從茲始。巖前白云,石邊流水。
恢恢大儀中,扶立惟三綱。國風怨以怒,王道蕩無章。棲棲魯東家,秉筆修天常。廉陛不亂紀,冠履不易方。斯今世運頹,禮義維楫亡。三邊且病痱,群盜方鴟張。兵如潰堤蟻,民甚赪尾魴。厲階倘不夷,零露將侵裳。李侯世柱史,識此治亂防。揮袂別廣筵,振衣登高岡。愿言茂遠猷,挽河灑天狼。
山中何所有,文書可數車。一月不出戶,窗前落松花。草玄云已畢,傳者有侯芭。
蝮蛇冬未蟄,裛草寒更生。陽光泄為電,地雷忽有聲。上天號令乖,致此災異并。不然多殺傷,兵氣之所成。漢廷免三公,毋乃非政刑。愿言調玉燭,仰見三階平。
湖洞露黿頭,日出曝黿背。龜鼉或傍石,時時覓同類。
太姒徽音盛,長秋命數崇。黃圖分丙殿,玄象應軒宮。記注無窮美,聲詩內助功。云陽復土后,陵柏自悲風。
薄寒疏雨集春愁,愁極難禁獨上樓。何處山中堪采藥,幾時湖上好乘舟。銜泥客燕聊相傍,泛水浮萍可自由。見說蘭亭依舊在,于今王謝少風流。
蜂引游絲落碧空,短墻幽境往來通。柳腰婀娜連宵雨,花信依稀向曉風。畫槳蕩時凌淺碧,羽觴停處礙殘紅。詩逋不厭當筵罰,金谷從來酒令公。
珠簾十二照華堂,一卷湘云白日長。已悉王恭無長物,莫教殘夜踞胡床。
憶昔游方半道棲,佇觀陶匠正摶批。泥中鴂舌悄聲語,楚毒輕加但緩稽。
楚郊春已半,出郭少紛華。雨長閒門草,煙迷廢苑花。干戈違古俗,耕鑿羨人家。吾異青門隱,也應歸種瓜。
翹首畫檐前,飛機聲滿天。快疑追日轡,輕似禦風仙。諸葛曾流馬,公輸亦木鳶。古來無此巧,云海可盤旋。
萬峰騰涌豁塵襟,挺立高巖發朗吟。天地幽遙當極目,軀骸頑健勝多金。何須戚戚凄凄態,空費尋尋覓覓心。一飯能教虛腹飽,異時煙景定追尋。
濺濺流水抱村斜,半入蔬畦半漚麻。故里溪山足風物,慎毋重踏一堤沙。
揚帆過錢塘,秋潮正掀涌。浪花蹴天飛,濤影壓云涌。初疑海窟沸,復訝地軸動。雪山半空來,雷鼓六丁擁。陽侯叱洪威,海若扇馀洶。聲喧戰馬馳,勢怒老蛟聳。云夢敢言大,吳會詎敵勇。錢弩竟虛發,越舟盡成恐。快哉天下奇,異矣澤中孔。斜陽一鏡平,飛鷗集如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