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居二首 其一
七歲投閑日,渾如未第初。
牛衣困襤縷,鶴飯愧粗疎。
圣有杯中露,朝無別后書。
溫尋皆舊學,風雨歲時余。
七歲投閑日,渾如未第初。
牛衣困襤縷,鶴飯愧粗疎。
圣有杯中露,朝無別后書。
溫尋皆舊學,風雨歲時余。
從七歲開始賦閑在家,感覺就像當初科舉未中時一樣。生活窮困,穿著像牛衣般破舊的衣衫;飲食粗陋,像鶴食一樣簡單,對此深感慚愧。只有杯中酒能帶來片刻慰藉,朝廷也沒有之后的消息。只能重溫過去所學的知識,在風雨中度過一年又一年。
投閑:賦閑,沒有職務。
渾如:完全像。未第:科舉未中。
牛衣:用亂麻或草編織的給牛御寒的覆蓋物,這里形容衣衫破舊。襤縷:衣服破爛。
鶴飯:指粗劣的飲食。粗疎:粗糙簡略。
圣:指酒。
溫尋:重溫。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七歲就開始賦閑,可能科舉不順,仕途坎坷,處于一種失意的心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創作此詩以抒發內心的苦悶。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仕途不順、生活窮困的苦悶。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文人在科舉不利時的生活狀態和精神世界。
結廬恰恰對西亭,萬物昭回自賦形。秋晚不妨尋好處,何須送客話飄零。
處處憑鐫幼婦辭,銀鉤拓得慰相思。襄陽峴首依然在,千載惟談墮淚碑。
撲遫官曹論是非,不知把釣老漁磯。沔陽太守文章伯,賣卜城南竟不歸。獨宿江城夢故園,一襟塵土滿啼痕。老親不想癡兒在,剪紙應招客路魂。
郁郁壇中杏,依依河畔柳。柳絲千萬條,不綰杏壇綬。悠悠感中懷,心蓬將無茂。何以寫我思,訓言當共守。吾道誠在邇,象罔秪豐蔀。
供應紛紛接兩京,舳艫千里敢爭衡。尚方味說東南美,敕使行兼日夜程。進果誰陳加爵疏,獻芹圖得愛君名。豈知仁圣憂民隱,旰食時時減大烹。
玉堂瀟灑靜無塵,鳳閣龍樓為作鄰。曉聽漏聲花外度,日聞天語耳邊新。從容退直多清暇,故舊相過不厭頻。才識豐姿入共仰,明時匡輔好施仁。
明年歸路蹋陽和,缺胯輕衫剪越羅。春風通惠河頭路,還與官家得寶歌。
大安高閣正當中,龍虎旌旗衛兩宮。近日春坊誰輔導,相君班序冠三公。
滿眼青湘浸綠苔,誰家籬援坼寒梅。天容婉美霜云薄,己逗春光入望來。
郭姑姑,男子志。割拚塵清,畏其生死。遠本夫、縫合陰門,自古今無二。慎其終,如其始。自有堅賢,暗中提爾。處無為、清凈徹頭,同麻姑居止。
五季英豪王太師,百年儀像見橫披。眼中汗血真龍種,身后聲華古豹皮。偉節亭亭照今古,高風凜凜動華夷。兜鍪一奮成忠義,何似貂蟬老更癡。
細雨濕金閶。策衛薰風繞郭長。喚得吳姬同一騁,山塘。回棹鴛鴦戲浦涼。阿要白蘭香。低問房櫳窈窕娘。昨夜鬢花猶膩枕,茫茫。夢嗅殘芳兩斷腸。
隴樹迎人去,關云逐馬來。凄風搖白草,落日蔽黃埃。仗節身方遠,逢山眼暫開。卻臨分水處,蜀道賦高哉。
迷茫海月幻高臺,萬頃瓊田一鏡開。素袂風生空悵望,清漣雪涌莫驚猜。掬來如意瓶中水,拭盡彌天劫后灰。底事菱歌聲漸歇,沉沉夢斷釜鳴雷。
煙霾棲古道,蓬藋掩荒丘。壁有題詩處,云橫作記樓。多才悲命薄,浮世幾名留。惆悵香山社,交知半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