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感憤二首 其二
坐睨歸鴻起自嗟,西風吹落淚痕斜。聚書老懶堆塵楮,秋劍寒酸蟄鐵蛇。自是臥龍猶戢角,浪嗟穴虎向生牙。從來思擲班傭筆,況是西山舊有家。
坐睨歸鴻起自嗟,西風吹落淚痕斜。聚書老懶堆塵楮,秋劍寒酸蟄鐵蛇。自是臥龍猶戢角,浪嗟穴虎向生牙。從來思擲班傭筆,況是西山舊有家。
孤山小集坐花深,金石頻聞擲地音。
洛苑風流談在昔,福臺韻事繼從今。
八分體重圖書府,三字經傳著作林。
空谷白駒來又去,匆匆未盡縶維心。
寒燈芳燼發春紅,
讀到豳詩繼匪風。
吾道有消還有長,
欲將此意寫絲桐。
雖然背郭也疑村,空際陶山抹黛痕。望里彩霞光不斷,一屏朝爽正當門。
鱗鱗雉堞散鴉群,萬井煙光凌紫氛。城下汲來沙井水,佛瓶茶灶兩平分。
一片涼生碧樹頭,微風葉葉點庭幽。炎州怪底全無暑,輸與疏槐占好秋。
駕海飛輪一只孤,銀灣浩淼瀉晶壺。重重梵網千絲綴,入夜高懸徑尺珠。
石齧飛流幾道穿,湍聲入夜攪人眠。晴空也有雷霆斗,鞭起獰龍上九天。
半曳微飔半著捎,飄來清響度林坳。夜長過雨涼無寐,一百八聲云外敲。
閒看飛鷺浴新晴,芳草如茵一簟橫。晝永睡殘無底事,風敲松子落楸枰。
潮聲灂灂瀉溪寒,雪里推窗倚檻看。飛鳥不驚人跡絕,青蓑黃笠抱漁竿。
蘭缸斜照碧紗廚。香篆裊流蘇。鴛衾不整春宵煖,輕籠著、一半羅襦。
殢了煙鬟軟語,倩伊香臂橫舒。
臉花泥枕褪紅酥。鬢棗墜龍須。朦朧星眼渾如醉,低聲道、睡了何如。
試看西窗花影,看看搖落蟾蜍。
從得傾城映坐輝,
自矜緣結此上稀。
那堪天際雙飛翼,
卻向西風悵獨歸。
詩自人心生,里巷有風雅。日讀《三百篇》,知是誰作者?
屈宋已文勝,益降為揚馬。陵夷至六代,禮失求諸野。
邇來千余年,李杜號中興。三唐及二宋,人以詩家名。
南渡楊與陸,課詩衡石程。動輒一萬首,欲讀吁可勝。
言多失真意,詩多失性靈。
纂組詩篇寄意深,美人合是錦為心。
文回祇自工機杼,情至猶能動藁砧。
黃絹有詞須釋義,金輪作記亦知音。
扶風近接班姬里,紈扇吟成淚滿襟。
星聚西豪里,人誰識少微。
忘懷卷外少,此道眼中稀。
筆墨騰瀛禁,圖書動袞衣。
趨風忻并世,一語欲清非。
幽云遮野墅,飛雨過滄溟。
杰閣幾人倚,晚濤同佛聽。
煙蒸海氣白,風閃寺燈青。
愿逐南飛鶴,高吟入杳冥。
髻穩冠宜翡翠。壓鬢彩絲金蕊。
遠山碧淺蘸秋水。香暖榴裙襯地。
亭亭二八馀年紀。惱春意。
玉云凝重步塵細。獨立花陰寶砌。
小縣臨官道,江流曲抱城。
亭依厓壁立,泉似長官清。
乳雪巖花沫,松風石銚聲。
倦游三十載,為我濯塵纓。
國色凝香,露華垂檻,苔痕欲上階砌。不就輕黃,還成嫩碧,接葉交柯無二。石家金谷。供妙舞、珠珠濃睡。渲染春光好處,掩映一天空翠。
魚子暮云微起,帶蕉窗、幾分涼意。阿誰是、眉黛遠峰如此。倒掛嶺南幺鳳,莫藏影、花間覓花蕊。芳草成裀,碧旗碾試。
濯足仙女潭,潭水清且潔。
輕倏出其間,鱗次悉成列。
長挹清流香,芳餌非所悅。
猿啼萬山云,漁歌兩岸雪。
我友醉濁醪,為探馮夷穴。
數詠吳隱詩,不見心如結。
幾年投筆上皇都,誰識高陽舊酒徒。
裂帛始通鴻雁塞,登樓今拜鳳凰圖。
吹笳暗落胡人淚,牧馬群空漢月孤。
行矣莫忘黃石語,麒麟回首即江湖。
扇列紅鸞,赭黃日色明金殿。御香蔥茜。寶仗香風暖。
咫尺天顏,九奏朝陽管。群臣宴。醉霞凝面。午漏傳宮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