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墨手道人寄晁子止即用子止韻
夷門道人墨為手,藝如巫咸日中走。
逢人便與墨模糊,西里自妍東里丑。
不須更相邑中黔,面比烏鴉色未深。
為抬墨手高處問,我手何如君子心。
夷門道人墨為手,藝如巫咸日中走。
逢人便與墨模糊,西里自妍東里丑。
不須更相邑中黔,面比烏鴉色未深。
為抬墨手高處問,我手何如君子心。
夷門有位道人以墨為手,技藝高超如巫咸在日中奔走。他逢人就用墨涂抹,東邊的人覺得丑,西邊的人卻覺得美。不必再看城中人被墨染黑的樣子,他們的臉比烏鴉顏色還淺。我把這墨手高高抬起詢問,我的手和君子的心相比怎么樣呢。
夷門:地名,戰國魏都大梁的東門,這里指代道人所在之地。
巫咸:古代傳說中的神巫,有高超的技藝。
模糊:涂抹。
西里、東里:指代不同地方的人。
黔:黑色,這里指被墨染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有這樣一位以墨為特色的道人引起了詩人的注意,詩人由此聯想到一些關于是非、人心的問題,結合晁子止的韻腳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道人用墨的行為,探討世人的評判標準和君子之心的問題。其特點是語言風趣,以小見大,通過生活中的小事引發哲理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
疊鼓鳴笳漢水渾,牙前飛將按三門。怪來全似吳宮隊,舊帥從知也姓孫。
山軒斜透山南月,坐看天邊桂影移。圓扇矮床涼透骨,匆匆無奈上朝時。
吾親叔建并長吉,兩個同監。來解婪耽。來往奔波名利貪,似癡憨。勸他早把元陽整,戀甚妻男。卓個云庵。一句玄言匪俗談。離塵參。
一度看花一度春,東風又過楚江津。如何綠水橋頭酒,不醉陽關曲里人。風風雨雨暗消春,楊柳官橋夜掩津。不是子規啼欲倦,扁舟知有未歸人。
三尺布,踰仞竿。太學諸生朝舉幡,誰其救者司隸冤。回天轉日諒不難,請君先為遮道言。馳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閉。車馬已沒官,有過各宜悔。但愿相公屈于理,無使司隸屈于勢。庶為邦家保廉恥。廉恥一壞公莫輕,拜塵頌功風始成。
夢斷桃源渡,悵小舟仍系,煙外荒驛。冷月疏星,問何人重與,醉邊吹笛?四野音塵寂。自徙倚、舊時巖隙。甚草根、屐印都消,惟見淚痕凝碧?暗憶,三生行跡。任花雨輕飄,襟底香濕。杯酒孤斟,向虹橋弄影,蜃樓搖楫。空際誰彈瑟?恨惝恍、湘靈難覓。但水云、浩渺無垠,古愁亂織。
昔聞頭象天,無乃非骨肉。我生發未燥,鄭重忻修沐。鄭重固鄭重,小帽如冠玉。烏紗貴且榮,乃至忘初服。我首生于天,可黝亦可華。我冠制于君,可帽可烏紗。皇恩自浩闊,髡鉗不漢家。易冠以小帽,不殊純易麻。帽下頭顱直,一舉戴旻蒼。上士薄斯語,不冠憂惶惶。中士契斯語,不冠樂洋洋。下士嗤斯語,不冠胡涼涼。相契不相薄,毋寧幸相嗤。賢人解其冠,天下無寧時。
綏尾龐狐,西蜀文章從此始。唾余棄地。篆成巴字水。巢縣會稽,紛爭迷故址。啟穴自分明,鳥聲猶把呱呱擬。
使節歸來覲赤墀,朝回示我紀行詩。五言沖淡陶彭澤,四韻清新杜拾遺。上苑碧梧棲彩鳳,瑤空瑞靄映朝曦。披馀不覺心神醉,喜動疏狂倒接罹。
微雪寒侵煖,新晴風掃氛。天公念穡事,秋稼定如云。
爭禁病里訃音來,石火光中等可哀。魔劫一年經百煉,誰知大去卻春回。
遠樹驚寒線在衣,西風吹雪作花飛。清江碧嶂秋光里,不為鱸魚也合歸。
百花憔悴東風寒,六花爛漫開正繁。東君似欲誇富貴,瓊臺玉榭真珠闌。綠楊無力晴拋絮,青松不老云生樹。貪觀天女跨鸞歸,失卻仙人騎鶴處。斜斜整整復霏霏,卻憶銜枚入蔡圍。奇功未立英雄老,壯志雖存氣力衰。酒酣舞劍情難歇,指點銀瓶莫教竭。醉中猶自憶當時,鵝鴨城邊一池月。
厭見敲篷雨,來尋結草庵。土峰新鷲嶺,石澗小龍潭。路繞蔬畦外,城當竹院南。客懷消不盡,一飯聽吾談。
人生悲死別,矧在心相知。新婚未及久,杳杳遽何之。昔為連理木,今為斷腸枝。相去時幾何?百日奄在茲。虧月有圓夕,逝永無還期。棄置非人情,何以為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