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三三
紀伯子魯,圣學是務。
厲己斯的,好問乃裕。
周旋中規,容止可度。
允矣昔賢,后世所慕。
紀伯子魯,圣學是務。
厲己斯的,好問乃裕。
周旋中規,容止可度。
允矣昔賢,后世所慕。
紀伯子在魯國,一心致力于圣人的學問。嚴格要求自己確立目標,喜歡提問才能使學識充裕。言行舉止符合規矩,儀容舉止有法度。確實啊,往昔的賢士,為后世所傾慕。
紀伯子:人名。
圣學:指圣人的學說、學問。
厲己:嚴格要求自己。的:目標。
裕:充裕,豐富。
周旋:指交際應酬、待人接物。中規:符合規矩。
容止:儀容舉止。度:法度。
允:確實,的確。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是對孔子及其弟子等賢人的贊頌之辭。此詩創作背景應是當時社會尊崇儒家文化,為宣揚圣人及其弟子的品德學問而作,以激勵后人學習效仿。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紀伯子追求圣學、品德高尚。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直抒贊美之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對賢德之人的推崇。
今日花前飲,祁園是習池。山翁不茗艼,爭柰葛強兒。
安居豈是安居地,木偶漂來且庶幾。日向柳邊回晚照,雨隨云去斂馀扉。相逢又說分新火,孤坐誰憐尚袷衣。試破泥頭開煮酒,菖蒲香細蠟花肥。小小園亭書掩關,身閑不用更偷閑。柳綿盡日高低處,春色于人去住間。已醉更應將酒解,負花須索把詩還。我今已是霜顛禿,不比休文只鬢斑。
夜久涼生,庭院漏聲頻促。念昔勝游舊地,對畫閣層巒,雨馀煙簇。新詩暗藏小字,霜刀刊翠竹。攜素手、細繞回塘,芰荷香里彩鴛宿。別后想、香銷膩玉。帶圍減、釧寬金粟。雖有鱗鴻錦素,奈事與心違,佳期難卜。擬解愁腸萬結,唯憑尊酒綠。望天涯斷魂處,醉拍闌干曲。
長安花事獨相關,荔子丹時尚未還。無可藏身惟酒肆,何須埋骨向青山。一瓢以外無馀物,荷插相從便不閒。到處飽餐到處死,故人多淚自潺潺。
素心自證誰相許。燈前聽盡瀟瀟雨。夜色已清凄。孤蛩休更啼。天長歸夢懶。坐瘦爐香短。誰與喚添衣。清歡思舊時。
風雨漂搖日,將雛止舊巢。僅能存故步,何恤失前茅。金盡僮違約,官休客善嘲。五湖春草綠,吾豈系吾匏。
圣主憂勤覽萬機,日高前殿步輿歸。太官進膳傳呼速,御合翩翩入禁扉。
買足青山地,幽回搆屋居。暮煙慈竹嶺,秋水菊花渠。煉石為方藥,磨嵐寫道書。丹砂如就得,拔去即仙廬。
夢逐蒼龍繞鎖闈,尋思到了是邪非。午間忽報鳴鑾近,百子池頭看射飛。
竹批雙耳目隅棱,饑啃沙頭野草青。十二天閑無著處,人間空爾墮房星。
抱月懷風倍可憐,更勞芳袖拂清弦。謝郎自足真人想,為爾移情北牖前。
棄拋俗事讀南華,分外何求毫末加。起踏花陰穿曲塢,還看鳧影點平砂。樹聲鳥語供吟料,淡靄輕煙伴煮茶。薄采籬邊十八種,居然風味老農家。
移居天氣正新晴,地遠塵囂心自清。兒繞畫屏書繞屋,硯為沃產筆為耕。一庭和氣開紅芍,九代書香放紫荊。耕讀傳家應最久,三槐堂構屬先生。
圖鳳蒼天有,霜毛老鬢垂。相逢真可笑,不飲欲何為。拄杖公才出,壺觴仆屢隨。醉來雖只我,不記姓名誰。
自笑嵇康懶,云林絕舊交。寧知千里翮,肯問一枝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