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師中 其二
衡陽一帶飛清霜,梅李爭春開出墻。
萱草亂生封遠岸,柳梢搖影澹回塘。
午從三徑春光動,晚看千峰冥色蒼。
一止一行皆自得,憤時堪笑屈沉湘。
衡陽一帶飛清霜,梅李爭春開出墻。
萱草亂生封遠岸,柳梢搖影澹回塘。
午從三徑春光動,晚看千峰冥色蒼。
一止一行皆自得,憤時堪笑屈沉湘。
衡陽一帶飄飛著清霜,梅花和李花競相爭春,探出墻外。萱草雜亂地生長,封住了遠處的河岸,柳梢的影子在曲折的池塘上輕輕搖曳。中午漫步在小徑上,能感受到春光的涌動,傍晚看著千座山峰變得一片蒼冥。無論靜止還是行動都能自得其樂,那些憤世嫉俗的人就像屈原沉江一樣,實在可笑。
衡陽:地名。
清霜:寒霜。
萱草:多年生草本植物。
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冥色:暮色,夜色。
屈沉湘:指屈原投汨羅江自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春日。當時詩人或許身處衡陽一帶,在欣賞自然美景的過程中,有感而發,表達自己對生活和世事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超脫的心境。其特點是寫景細膩生動,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灘聲搖細雨,山色隔疏松。岸迥人遙集,云來鳥并封。石歌時柝腹,壁古每胎龍。鼓棹旋流下,回看面面峰。
蘭草不知名,香含朝露清。花長休出葉,歲晏忌孤榮。
先生不改歲寒心,又復青青見子衿。湖海聲名從此大,詩書惠澤入人深。泮芹得雨添春綠,壇杏□云落晝陰。我有詠沂無限趣,送君聊付一長吟。
四山高聳一山低,草色凄凄望眼迷。何處飛來雙白鳥,數聲啼破夕陽西。
傍海月生潮不出,緣江路隔水還連。兩山云出東西樹,五夜星搖上下天。洞口鱗鱗千頃玉,水心皛皛萬家煙。鳥喧花發壺觴亂,太守頹然醉欲仙。
金井轆轤春夢殘,香魂飛不到長安。君王為虜妾為土,夜月空分兩地寒。
春雨瓊林秀一枝,南行相贈寄相思。歲寒但勵冰霜節,白日青天看羽儀。
對酒待明月,不知時序催。影移墻外竹,光照手中杯。露冷關山迥,更深云漢回。明年何處在,此地一徘徊。
朝來風靜凍云消,簾靜窗明瓦不飄。鴉叫三聲乾鵲喜,故應知我有嘉招。星河湛湛夜寥寥,閉戶微聞麝篆飄。況有南鄰愛酒伴,興來不假楚辭招。
雉歸海水寂,裘來重譯通。吉行五十里,隨處宿離宮。鼓聲恒入地,塵飛上暗空。尚書隨豹尾,太史逐相風。銅鳴周國燧,旗曳楚云虹。幸臣射覆罷,從騎新歌終。董桃拜金紫,賢妻侍禁中。不羨神仙侶,排煙逐駕鴻。
龍池花木鎖春陰,靜向環中一洗心。隱幾緒風傳促漏,開簾孤月出遙岑。歌翻清廟無疏越,夢入鈞天有大音。卻憶卜郊虛二載,紫壇今喜翠華臨。
枯松瘦柏幾千年,老屋相依住翠煙。雷破前山風振海,先生兀兀正逃禪。
宗門伎倆盡,支離作曹洞。何似無心人,棒渴兩不用。
嶂磨煙洗廓秋形,石補無功帝墮星。峽底幽峰森鎖鑰,林端飛瀑掛雷霆。世迷思不周山觸,客夢痕添雅雨零。異境圖南從此始,畫屏深處也冥冥。
昔我游叢林,頗與耆宿伍。彈指百千偈,縱橫藏中語。自謂得寶珠,有取無不與。今來謁松師,一語不得吐。乃至欲吐時,涊然汗如雨。回首青天空,荊棘皆凈土。持此擬叩師,恐師竟無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