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晉亨作小軒塊石盆池名曰趣遠真隠居士賦之
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
蕭齋有達士,六合涵胸襟。
東偏辟小窗,廣袤不盈尋。
片石遠山意,寸池滄海心。
乃知一芥子,可納須彌岑。
歸鴻目不盡,為爾發微吟。
新晴可步履,杖策穿云林。
蕭齋有達士,六合涵胸襟。
東偏辟小窗,廣袤不盈尋。
片石遠山意,寸池滄海心。
乃知一芥子,可納須彌岑。
歸鴻目不盡,為爾發微吟。
雨過初晴正好漫步,我拄著拐杖穿過云霧繚繞的樹林。書齋中有通達之士,心懷天下。在屋子東邊開了一扇小窗,面積不過數尺。一塊石頭蘊含著遠山的意境,小小的池塘有著滄海般的胸懷。由此可知,小小的芥子能容納巨大的須彌山。北歸的大雁望不到盡頭,我為這景象輕聲吟詩。
杖策:拄著拐杖。
蕭齋:書齋。
達士:通達事理的人。
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
廣袤:土地的長和寬,這里指面積。盈尋:滿八尺,形容面積小。
須彌岑:須彌山,佛教傳說中的神山,這里形容巨大的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人可能在一個閑適的日子,拜訪了名為晉亨的友人所建的小軒。晉亨的小軒雖小卻有獨特意趣,詩人由此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小軒的塊石盆池,表達以小見大、心懷天下的哲理。其特點是通過意象營造意境,以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天風吹我上南樓,為報嫦娥得舊游。寶鏡瑩光開玉匣,桂花沉影入金甌。清涵宇宙三千界,冷浸山河百二州。醉倚畫樓吹鐵笛,一聲驚破九天秋。
嶺南地濕溽難當,奇瘡著體紛琳瑯。結點為片片為陣,密如春雨打池塘。我軀況如石盤礴,奇頑極強不受藥。遍召名醫傲而來,折翅而返氣衰索。橫搔豎擠指空驅,繞房四轉如磨驢。癢初在肌旋入骨,扇耳悶叫驚鄰居。適有詩筆閑在側:“我有巨力雄無敵。萬物俯俯盡來降,何物微斑值一撇”。以詩作藥非古常,姑妄聽之行其方。明朝起視瘡未減,紙上字字皆成瘡。
白下憐君失意頻,濠梁歸路聽鶯新。數家古市低攢樹,十里平蕪遠見人。河上虹分官渡雨,城頭花壓驛樓春。交游已自隨金散,羸馬蕭蕭獨問津。
大桶雙擔新井花,松盆滿瀉莫留些。刺頭蘸入松盆底,不是清涼第二家。
不煩澆灌不煩栽,長過清明谷雨開。為問洛陽豪貴客,幾家還有舊亭臺。
楊柳江頭送客歸,暮潮初落見漁磯。畫圖無限懷人意,云樹依依又夕暉。
晉代靈山粵國天,成仙成佛各因緣。藥池水腐丹爐死,果有長生葛稚川?
圣世恢文治,賢科擢雋材。風云連地起,日月麗天開。右武宗磐衍,同文國本培。羽儀生鳳穴,神駿出龍媒。況子年華盛,由今學力該。溯流通渤澥,摛藻逼昭回。世閥開中夏,師垣集上臺。山河金誓托,柱石鼎臣陪。鼻祖壇猶累,難兄錦自裁。露濃花作縣,風遠柏為臺。勸駕方三歲,馳書動九垓。浙江云洶涌,越嶠月崔嵬。絕漢留攀桂,清秋送踏槐。翼翻閩海雨,鱗躍禹門雷。畫省文章雅,丹墀禮樂剴。學期先俊造,名擬冠倫魁。玉樹榮諸謝,斑衣慶老萊。天津環列宿,云路絕纖埃。逸氣馀篇翰,高情寄酒杯。旗鈴探喜報,應待捷書催。
云巖巖下聘君家,長記宵談到曙霞。今日隴頭誰灑飯,鷓鴣啼老白桐花。武夷山中毛竹多,神君一去奈山何。松風猶帶瑯璈響,散入遺音作棹歌。
好句如璜得者難,江天佳趣浩漫漫。長吟對酒初投餌,小立支筇勝把竿。興逐白鷗揮綵筆,思牽華藻出層瀾。只今湖海多風雅,不獨名高七里灘。
長途已迷遠,此地復相禁。殷勤貴溪宰,歸程巧酌斟。令我舍周道,轉從岐路尋。我行安仁界,時披竹松林。松風幽以杳,竹徑猗且森。恍惚開天籟,悠脈起秋心。多歷廣聞見,兼可適孤吟。茲意良復厚,所賜豈不深。
皇矣錫疇衍,已焉鼓琴悲。列封出異代,主教開東陲。道義三仁稱,德澤萬世思。遺像儼圭袞,巍宮肅籩彝。頫臨幘溝溇,奔走高句驪。宇宙相終窮,肸蚃無已時。之子誦經籍,賓興膺爵縻。龍光粲冠裳,鹿鳴奏歌詩。眷此承帝恩,實由文化施。歸與下車拜,報稱恒念茲。
云溪十月風情好,水上晨煙輕杳杳。嘈嘈機軋起禽鳴,笑語誰家簞饌媼。蕭風削葉層層少,樹樹丫杈撐冷昊。單衫猶愛澗溪行,每被拒霜扶袂誚。
牡蠣墻高一廟深,緣岡松柏晝陰陰。我家俎豆茅茨下,只少黃金不少心。
交趾名藩百雉雄,高駢塔在古城東。弓刀選士軍容肅,鐃角迎風奏節同。蠻女艷妝爭粉黛,夷人村鼓聚兒童。可憐新息猶遺廟,銅鼓荒涼草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