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四首 云壑
壺天眇巨壑,微云映修林。
英英從何來,膚寸忽千尋。
早歲驟為雨,春空輕作陰。
會須搔首聽,中有老龍吟。
壺天眇巨壑,微云映修林。
英英從何來,膚寸忽千尋。
早歲驟為雨,春空輕作陰。
會須搔首聽,中有老龍吟。
仙境般的天地里,巨大的溝壑顯得幽遠,淡淡的云朵映襯著修長的樹林。那輕盈的云朵從何處飄來,起初只有微小的面積,轉眼間卻變得高聳入云。早年它能迅速化作甘霖,春日的天空中它又輕易地帶來陰霾。我應當撓著頭傾聽,那云壑之中似有老龍在吟嘯。
壺天: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這里形容一種超凡的境界。
眇:通“渺”,幽遠。
巨壑:巨大的溝壑。
修林:修長的樹林。
英英:輕盈、輕盈的樣子,形容云朵。
膚寸:古代長度單位,一指寬為寸,四指為膚,形容云起初面積小。
千尋:形容很高,尋是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
會須:應當。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風格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游歷山水、感受自然之時。當時詩人或許被大自然的神奇變化所震撼,尤其是云的變幻莫測,從而激發了創作靈感,以表達自己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云壑間云的變化,展現自然的神奇與神秘。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靈動、意境幽遠、想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骨秀神仙數,詩清雅頌才。識高懸日月,韻勝脫塵埃。去就堪同事,摧殘盡一哀。了知天上去,不似世間來。
猿聲遠近應,出戶盡煙巒。地僻日光薄,林交山氣寒。芋田數畝在,茅屋幾家殘。獨有羅山色,遙從雪里看。
宴息春光晚,閒眠晝景虛。冥心居大道,達理契真如。樂對忘形友,欣逢未見書。世間幽隱者,何必盡樵漁。日日閒窗下,簞瓢樂不殊。花魁秾且艷,湖玉秀而臞。憶友尋詩卷,思山展畫圖。丹青傳六逸,能著老夫無。
老杜當年鬢發華,尚言春到酒須賒。不堪詩思相料理,惱亂街頭賣酒家。
長松倚碧山,高人讀書處。搔首出門來,月明天未曙。
白冠依太古,衰绖忍離身。苦憶惟慈愛,勞心是棘人。時時聞嘆息,點點濕衣巾。顧望無瞻見,蒼茫泣上旻。
委佩由來下粵東,尋真洞里啟鴻濛。蒼龍時向赤霄起,丹井源還玉澗通。自合藏書勞太史,且從挹袖問仙翁。蓬瀛不是三山隔,卻恐乘鸞向碧空。
蠶事猶未起,登樓理曉妝。雙眉元似黛,不用畫張郎。
恨無官職可酬公,□□寰區寵數隆。甲第益高丞相府,多儀新出大明宮。九重禮絕恩三顧,一德名尊報兩崇。安得奇才來學賦,試令給札命揚雄。
漢武鞭九有,所寄三腹心。公孫為丞相,脫粟一布衾。張湯為大夫,家不滿千金。弘羊為搜粟,鉤較窮飛沈。橫賞五十年,民力猶可任。即論守與才,隱然亦國琛。古人不足古,今人良愧今。
單于近獵天山東,長城火接甘泉紅。漢皇裂符徵武猛,羽林十萬皆從戎。甲光晃晃迎朝日,吳鉤楚練何輝赫。揮鞭直斷黃河流,積鞍遠蔽陰山雪。將軍新受九重知,隴西雁門交出師。魚麗晝結風云陣,燕尾晴翻龍虎旗。寒沙颯颯塞草白,苦霧蒼蒼迷遠磧。帳下饗士日擊牛,軍中賈勇爭投石。少年本出五陵豪,死生意氣輕鴻毛。金鞍被就千金馬,玳室橫裝七寶刀。誇馬持刀時睥睨,一朝關塞煙塵起。鞍后手懸冒頓頭,囊間盡馘天驕耳。轉戰那知瀚海窮,幕南已覺王庭空。捷書朝奏明光殿,衛霍誰論頗牧功。君不見冠軍意氣何揚揚,輕車刀筆徒自傷。軍中流涕亦徒爾,祁連古壘猶相望。
云掩重關久不開,草深行徑竹穿臺。山空夜靜爐煙歇,且放中秋月又來。
雷。水怪山妖盡挫摧。晴空里,遙聽凱車歸。
客思隨幽討,僧堂到夕曛。晴懸千嶂雨,寒抱一丘云。草落猶花發,山空自鳥群。亦知禪寂處,秋色轉氛氳。
午枕消暗永,春裘御曉清。砌紅多近采,園綠有深鳴。窗破斜光入,爐消斷碧橫。白頭為吏苦,高臥笑浮生。江城春雨暗,客舍夜燈明。搆火添香炷,擁衾聞竹聲。微明旁舍火,斷續遠樓更。何處離群鳥,孤飛深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