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楊氏猗猗閣 其一
望處積云深,妙見此君心。中虛抱元氣,不受一塵侵。
嗟哉人生逐利名,雞犬放去猶知尋。
我愛坐君閣,游戲猗猗林。明月照我懷,清風吹我襟。
消磨胸中沈著病,無愧衛武生于今。
望處積云深,妙見此君心。中虛抱元氣,不受一塵侵。
嗟哉人生逐利名,雞犬放去猶知尋。
我愛坐君閣,游戲猗猗林。明月照我懷,清風吹我襟。
消磨胸中沈著病,無愧衛武生于今。
遠望之處堆積著深深的云層,精妙地領悟到竹子的品性。它中間虛空懷抱著天地元氣,不沾染一絲塵埃。可嘆啊,人生都在追逐名利,就像放出去的雞犬還知道回來尋找。我喜愛坐在你的樓閣中,在這猗猗竹林里自在游玩。明月照亮我的心懷,清風吹動我的衣襟。它能消除我胸中深沉郁結的病癥,如今我能無愧地與衛武公相提并論。
此君:指竹子。晉王子猷好竹,曾說“何可一日無此君”,后遂以“此君”稱竹。
元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氣,也指人的精神、精氣。
衛武生:衛武公,他是周代衛國國君,以賢明著稱,九十多歲還能自我警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看到楊氏猗猗閣周圍的竹林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名逐利的風氣,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對高潔品質的追求和對世俗的不滿。
主旨是贊美竹子的高潔品質,批判世人追逐名利的行為,表達詩人的人生追求。其突出特點是借物抒情、對比鮮明。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傳統文人對高潔品格的崇尚。
十旬為客思凄然,返樛言歸又覈田。榾柮煨爐銷永夜,屠蘇浸井迫新年。人生半是忙中過,農事偏于隱者便。將老菟裘何處卜,九龍泉畔錫山邊。買田陽羨笑東坡,三黜窮荒兩鬢皤。瘴霧蠻煙添老色,寒燈夜雨強悲歌。百年富貴歡悰少,一日清閒樂事多。說與故人休大噱,省曹閽者面如何。
杯縱宜樽滿,琴輕愛劍孤。歲華移斗柄,分野背天弧。警露鶴嘹唳,悲風猿笑呼。鐘聲當月午,疑是泊姑蘇。
山寺無塵垢,攜筇直過之。看僧縫衲子,聽鳥語花枝。江曠杯曾渡,缽空龍已飛。禪關堪借榻,欲去復遲遲。
為貧千古一官同,何更人間管化工。夫子幾人還木鐸,杏花明日是春風。世無先覺那成我,天且南川足見公。努力步趨堪不忝,也光源委到山翁。
蘭堂來上客,瓊海意中人。覓我琴留舫,看君氣似春。風塵消宦興,詩酒固天真。莫著羊裘去,煙波泛釣津。
去年元夕邊城月。漫地光如雪。今年元夕賦邊城。又見陰山吐月似華燈。古今多少邊城客。此際應蕭索。低頭百感不如歸。何必原頭行人夜笛吹。
今日開爐,報恩隨例。火箸香匙,各有節制。若待豆爆冷灰,未免遞相鈍置。識火色,辨風旨。曲突徙薪,已落第二。
“忠于藝術淡于名,”廿載能忘金石聲?更向鴻蒙開眼界,漸輕一己重蒼生。
腸斷送韶華。為惜楊花。雪球搖曳逐風斜。容易著人容易去,飛過誰家。聚散苦咨嗟。無計留他。行人灑淚滴流霞。今日畫堂歌舞地,明日天涯。
毛孔渾成白醉,鱗面忽變紅酣。玄朔何愁滕六,青陽巳到孫三。
握別東風柳始黃,榴花今已滿山堂。正當念汝遺雙鯉,恰好來書到五羊。遠道常時通夢寐,把詩終日對琳瑯。自憐白首論交久,獨有斯人具肺腸。
疋馬西風客,青衫遠道人。傾觴三日語,洗面一升塵。發篋探家信,呼兒換葛巾。顏肥兼耳闊,失意幾曾嗔。
牛鬼蛇神都應運,斯文掃地不如無。棲遲塵海謀生拙,管領江山辟徑蕪。吊古傷今三太息,感時懷舊一嘻吁。我身往事多屯蹶,孤憤填膺碎六瑚。
十載干戈四海同,幾人徐庶幾陳宮。阿奴侍母但膝下,潘令棄官歸洛中。生死總歸蝴蝶夢,哀榮何啻馬牛風。送車千乘誰能致,我亦潸然淚灑空。昔年烽火隔江津,指痛呻吟夜徹晨。旁置萬家空有冢,祿營三釜已無親。鸞回紫誥承恩舊,牛臥青岡卜兆新。送死養生無一憾,老懷緣此重沾巾。
搖落方知宋玉悲。秋風墜葉滿林扉。胭脂合與點斜暉。流夢淥波聲細細,牽衣紅樹話依依。教人翻信是春歸。向夕群山袖上云。蕭疏亭樹映湖漘。倪家筆法與誰論。落雁遙沙如舊識,倚樓長笛最先聞。蒹葭寒水且逡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