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通山赴楊氏西席
通山父老思仇覽,絳帳諸生待馬融。要見閭閻他日效,盡知鄒魯舊時風。南船美味來蚶蛤,東閣重茵累豹狨。講道從容有馀暇,好題佳句寄征鴻。
通山父老思仇覽,絳帳諸生待馬融。要見閭閻他日效,盡知鄒魯舊時風。南船美味來蚶蛤,東閣重茵累豹狨。講道從容有馀暇,好題佳句寄征鴻。
靜閣采詩人罕到,棲棲樹石盡當簷。
長因夜月全開戶,獨為南山不下簾。
得句硯中秋水減,覓題池上晚花添。
炎天幾度相留宿,曾值風涼雨氣兼。
之子有文行,常流竊比難。授毫秋露下,開卷古風寒。
場屋推盟主,聲詩立將壇。論儒輕五霸,議古嫉三桓。
師仰唯韓愈,才名壓李觀。固窮多短褐,憂道即忘餐。
見訪山圍郡,相逢菊滿欄。眼青憐造士,頭白愧郎官。
罷舉層霄遠,監州勺水盤。貧廚兼味少,市醞數杯酸。
舊業煩君勘,新題為我刊。臨岐留雅什,天馬撼金鑾。
離離江草與江花,往事洲邊嘆復嗟。
漢傅有才終去國,楚臣無罪亦沈沙。
凄涼野浦寒飛雁,牢落汀祠晚聚鴉。
無限清忠沉浪底,滔滔千頃屬漁家。
園林經積雨,晚步思悠哉。
宿鳥頭相并,秋瓜頂自開。
藥田荒野蔓,屐齒沒蒼苔。
幽興將何遣,燋琴貰酒杯。
不賢那得似長城,偶向潢池盜弄兵。
靜沼何妨無事飲,幽尋聊記所居名。
千山倒影湖新復,兩洞潛珍景旋生。
紀事還須武陵筆,亭成唯擬看題榮。
窈窕奇峰疊古苔,望秦嶺外勢徘徊。
巨靈非疋休期刻,毛女為鄰合往來。
傅粉微茫春雪在,墮鬟浮動曉云開。
好邀上雒王常侍,時就巖前飲一杯。
由徑尋山路,登臨步步疑。
縱高終帶險,任達亦須危。
況是多防地,那堪獨力時。
荊榛方櫛比,直道擬奚為。
雪干朱澹殞仙姿,千歲無征事可悲。
埋瘞肯饒鸚鵡冢,飛鳴不到鳳凰池。
遺翎尚在飄松逕,舊跡猶存傍槿籬。
應得羽人尸解術,夜來何處啄靈芝。
漁翁沙鳥傍回塘,攜杖閑吟繞寺廊。
遠岫不離青草渡,片帆時過綠苔墻。
風狂林木生清籟,日暖漣漪動畫梁。
張翰思鄉應有意,幾多屏障水為鄉。
年年賃宅住閑坊,也作幽齋著道裝。
守靜便為生白室,著書兼是草玄堂。
屏山獨臥千峰雪,御札時開一炷香。
莫笑未歸田里去,宦途機巧盡能忘。
臺山卜隠十余秋,曾伴仙翁處處游。
瀑布長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樓。
云堆華頂尋飚馭,月滿靈谿狎海鷗。
此地重歸別得路,赤城玉府透瀛洲。
澹于寒霧亂于絲,無點無聲落不知。
輕助雪痕歸麥垅,暗隨春氣入梅枝。
踏苔立久微霑屐,遶竹吟余漸著髭。
翻憶滿身珠???,江頭閑把釣蓑披。
連翩作牧藹嘉聲,重疊光華是此行。
畫隼前驅男子貴,錦衣當晝故鄉榮。
虎溪駐目曾游熟,采石維舟舊吏迎。
來暮謳謠應載路,遲留桑梓肯忘情。
郡樓擁翠峰巒合,井邑交光竹樹明。
醇酎豈知千日醉,溫泉常見四時清。
下車不問山河改,布政先期獄訟平。
何日紫宸偏顧矚,圣君留意在編氓。
山川如幻閣長秋,一島飛來伴九洲。
不礙漁樵雙槳過,何妨羅綺四時游。
云疑泰華分張去,永憶蓬瀛散漫浮。
禁苑未知湖海樂,生綃寫取獻九州。
露莎煙竹冷凄凄,秋吹無端入客衣。
鑒里鬢毛衰颯盡,日邊京國信音稀。
風蟬歷歷和枝響,雨燕差差掠地飛。
系滯不如商嶺葉,解隨流水向東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