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政王宣義挽辭 其一
圣世尊遺逸,先生道最優。
浮名付詩酒,高論屈公侯。
方綰新荷綬,俄隨夜壑舟。
唯余義方訓,歲晚欲興周。
圣世尊遺逸,先生道最優。
浮名付詩酒,高論屈公侯。
方綰新荷綬,俄隨夜壑舟。
唯余義方訓,歲晚欲興周。
當今圣上尊重那些隱居避世的賢才,先生您的道德學問最為優秀。您把虛名都交付給詩酒,高妙的言論能讓公侯折服。您剛剛佩戴上新的荷綬(擔任官職),卻忽然像那隨夜壑而逝的舟船一樣離世。只留下了良好的家訓,到晚年還想著復興周朝那樣的盛世。
遺逸:指隱居避世的賢才。
道最優:道德學問最為優秀。
浮名:虛名。
高論:高妙的言論。屈公侯:使公侯折服。
綰:系,佩戴。荷綬:古代官員的印綬,這里指擔任官職。
夜壑舟:出自《莊子·大宗師》,比喻事物的變化、消逝,這里指人的離世。
義方訓:良好的家訓。
興周:復興周朝,這里指實現盛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重視賢才,詩人為王宣義先生寫挽辭,可能是王宣義在當地有一定聲望,其道德學問受到眾人認可,詩人出于對他的敬重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王宣義先生,突出其道德學問高尚、淡泊名利的特點。它在文學上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人物形象和情感,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賢才的推崇。
繁臺草綠水流澌,正是郎官考績期。昔向斗牛占劍氣,今騎齋馬勸農時。雨馀梁苑花如錦,風煖隋堤柳拂絲。比到神京春正好,蓬萊宮殿碧參差。
窮居久與故人違,始覺平生事盡非。兩地風波驚乍息,十年鴻雁惜分飛。花秾野寺山行遠,草綠閑門巷出稀。令子能來慰愁寂,可堪臨水送將歸。
秋風瀟颯滿吳江,竹影飄飖落短窗。堪愛倪迂清絕處,依微殘墨本無雙。
觚棱舊夢司農署,二年同巷京華。尊前休更話豪奢。貞元朝士,飄泊各天涯。記得送君南去日,巴陵風月猶賒。可憐琴鶴屢移家。不堪回首,八月洞庭槎。
高人卒歲守窮谷,自笑谷中無一物。何年招得玉妃魂,夜半揮鋤種明月。蓬萊么鳳不敢窺,白云鎖斷橫斜枝。水邊籬落豈無地,空谷自是佳人居。幅巾杖藜憩寂寞,玉顏對坐兩不惡。長吟蹙額亦何傷,谷有甘泉梅有萼。瓊璣漱玉充詩腸,歲寒與爾同風霜。陽和一返冱陰室,長鋏已在煌煌堂。山深谷絕誰為主,樵斧伐柯烏啄子。北風吹面君始歸,正恐梅妃有嗔語。君家仙人石作羊,山頭石牛臥如床。何如叱起耕云雨,鋤去孤根種禾黍。
日暖風恬溪水平,探尋吟友趁新晴。井分蔬圃花頻見,籬隔丘林鳥數聲。秀竹迎門來客喜,幽蘭在室主人清。一壺香雪伴芳影,共話相思兩地情。
半生牢落侵憂患,離騷背人吟遍。賦恨江郎,悲秋宋玉,都與斯文同賤。風多露泫,更西陸蟬聲,幾番幽怨。橫逆飛來,仰天無語淚長咽。還憐歲華似箭,想時清有味,夢也曾盼。海晏河清,群魔入甕,重見卿云爛熳。春回氣暖,賴荊璞猶在,得逢青眼。火續薪傳,定雙眉盡展。
二月探供三月酒,今年未得去年錢。
持節蘭臺著作郎,緋衣朝下出明光。千秋茅土傳新渥,三晉云山識舊鄉。馬度宜春花似雨,雞鳴函谷月如霜。雄圖百二蟬聲里,棧閣三千鳥道傍。負弩奔趨巴郡吏,開函拜舞漢親王。錦官城入空江斷,玉壘霞連太白長。載酒能過揚子宅,浣花試訪杜陵莊。朱門旭日當筵醉,碧草輕煙滿路香。一鶴只今天外去,雙魚可遣歲前將。離心不盡青驪遠,渺渺平蕪對夕陽。
利忘九重淵,珠從龍頷得。仁忘千金軀,手探虎口骨。獸或復其性,其禍不可測。馴擾亦何術,貴在道與德。
等閒成小集,危眺豁幽情。四面畫圖出,一襟天地清。晚云山晻靄,夜月海空明。自有茲樓景,輸君第一評。
小溪春漲沒沙汀,竹樹連云蔭草亭。輕染麥光臨碧落,細研鵝綠寫黃庭。蕓香散帙秋熏蠹,松火明窗夜讀經。好似瑤山西崦下,諸峰相對玉為屏。
飯盤苜蓿漫闌干,自信書生骨相寒。遠落荒州悲燕幕,老收微祿笑鲇竿。一梳墜雪方歸國,萬事浮云又蓋棺。燈下遺詩不堪讀,讀來句句與風酸。
一手動時千手動,一眼觀時千眼觀。幸自太平無一事,何須做得許多般。
庭前草華發,夜涼螢火流。有懷不能寐,起望女與牛。那無一葦航,繁念空悠悠。淚如宵露零,散漫不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