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歲除一夕夢與先子論詩有云未能免俗猶聽讖無計為生只送窮此吾頃年詩也汝亦得之否某曰已在家集中既覺泣書二章 其一
驚風急雪不勝寒,葦索桃符歲事殘。
里巷杯盤喧半夜,兒童燈火守更闌。
年催老色歸須鬢,詩引窮愁入肺肝。
無復斑衣頌椒栢,只將淚血灑毫端。
驚風急雪不勝寒,葦索桃符歲事殘。
里巷杯盤喧半夜,兒童燈火守更闌。
年催老色歸須鬢,詩引窮愁入肺肝。
無復斑衣頌椒栢,只將淚血灑毫端。
狂風呼嘯、暴雪紛飛,寒冷得讓人難以忍受,懸掛葦索、張貼桃符,一年的歲事已近尾聲。街巷里人們杯盤交錯,喧鬧聲持續到半夜,兒童們點著燈火守歲直到更盡。歲月催促著衰老,白發爬上了我的鬢角,作詩又引來了無盡的窮愁,直入肺肝。再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穿著彩衣向長輩敬酒祝壽,只能把悲痛的淚血灑落在筆端。
甲子歲除:甲子年的除夕。
葦索桃符:古代習俗,用葦索和桃符驅邪。
歲事殘:一年的事情即將結束。
更闌:更盡,指夜深。
斑衣:指穿著彩衣戲耍以娛親的老萊子,這里表示向長輩祝壽。
椒栢:椒酒和柏酒,古代在正月初一飲用以祈福。
此詩創作于甲子年除夕,可能是詩人在親人離世后,于歲末之際觸景生情而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較為平常,但詩人處于失去親人的悲痛中,在除夕這個團圓的時刻,更加思念親人。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在除夕之夜對歲月和親人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情景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真實的情感和創作風格。
山圍潮打仍朝暮。落木枯陵樹。夕陽紅上鼓樓西。猶認幾家門巷、草萋迷。相逢楚老傷離亂。詩鬢經年換。雁飛紙閣影初涵。又放一襟秋思、滿江南。
不居京洛不江湖,頭白歸來辦一區。即此豈關稽古力,異時應寫浣花圖。種松計愨十年外,過酒墻低五版無。更補吟邊二分竹,迎風新綠日扶疏。
翠微秋磴苔綦渺,前游頓成凄黯。素籥迎涼,清商戒節,云物昭回江甸。南朝舊怨。對宮井霾香,御溝流艷。玉樹歌闌,墜歡何處賦銅輦。潮痕依舊未改,霸圖空悵望,天澹山遠。鳳嶺人歸,龍沙夢覺,都付傷高心眼。羈懷自款。趁華菊勝簪,淥醽浮盞。莫待飄零,故蹊迷社燕。
眼前突兀總滄桑,茅把聊尋馬隊傍。洗耳俗喧西第頌,曲肱老愛北窗涼。卅年路已歸行卷,四海人看有此堂。花木欣欣榜香宋,黃巾還識鄭公鄉。
移家偏向秦淮畔,陋巷柴荊。紙帳疏欞。軋軋鳴機隔院聽。當時裙屐風流歇,幾許飄零。回首前塵,拄頰鐘山兩鬢星。
陌草秋晴二里強,眼中祠樹飽新霜。昭昭白日英雄盡,漠漠西風棟宇荒。國亂命全能幾士,意多世短又重陽。錦安路繞今猶昔,回首層城畫角長。
十月沿江草奪青,家家飯熟似承平。柴車即路自閒意,茅屋讀書非惡聲。疏木臨流蟲葉泛,浮萍黏塊石矼成。草堂更在霜濃處,黃竹蕭蕭凍雀鳴。
天涯歲晚催歸急,豚砦雞棲。盡室同攜。煙水家風老布衣。寒宵擁絮愁無那,燈影迷離。夢影依稀。迢遞霜鉦月向低。
雪晴門巷妨車轂,澹日空墻。缺月幽坊。人海孤蹤祗自傷。卅年竹馬嬉游地,屈指韶光。幾閱興亡。燕子歸來話短長。
一年收拾總無聊,吹面東風酒漸消。詩祭懶隨名士鯽,志紛欲問丈人蜩。雁邊兵氣驚春早,燈畔兒時覺夢遙。漫向西窗數寒漏,嚴城花冷夜寥寥。
沖寒八口攜家去,矮屋青氈。鐺捲同椽。朝日房櫳曬水仙。天教還我長干住,江令祠前。朱雀橋邊。清恨南朝有替傳。
江柳微黃憶草堂,女墻隔雨屹相望。閉門人日羞宜酒,向晚梅花要洗妝。戰后市聲收浩浩,醉中春物漸昌昌。高樓豁眼應無分,不是芳時已斷腸。
疏疏銀雪霰林塘。云影逗微陽。盼到春來,偏愁春到,何計遣韶光。早梅猶自亞閑房。寒減舊衣香。不似春酲,非緣薄病,無處著思量。
花發高齋清晝香,懸知落筆映窗光。放翁老卜龜堂隱,蒙叟閒看蝸角忙。巢燕只今無靜木,扶鳩何處踏春陽。山城此日逢佳節,濁酒頻澆百怪腸。
夢斷香銷恍浹旬。桃符空映舊疏欞。齋盤幃火伴殘更。世亂待輕生死恨,家單忍話索離情。且儲清淚泊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