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王正之驚蟄有感言歸
聞說天家起阿香,攬桃催杏臉無央。
夜蟾不解照仙李,朝雨何妨夢楚王。
知買扁舟成折柳,賸哦佳句作甘棠。
故園風物雖云好,何必歸程遽許忙。
聞說天家起阿香,攬桃催杏臉無央。
夜蟾不解照仙李,朝雨何妨夢楚王。
知買扁舟成折柳,賸哦佳句作甘棠。
故園風物雖云好,何必歸程遽許忙。
聽聞天上雷神阿香開始行動,催得桃花杏花競相開放,那艷麗的花朵數不勝數。夜晚的月亮不懂得照亮仙李,早晨的雨不妨讓我像楚王一樣在夢中與神女相遇。知道要去買小船作離別之景,還能吟誦美妙詩句如同召公留下甘棠的美談。故鄉的風景雖說美好,但何必急著就踏上歸程呢。
天家:指朝廷或皇帝,這里可能引申為天上。阿香:神話傳說中推雷車的女神,代指雷神。
無央:無窮無盡。
夜蟾:指月亮。仙李:可能指李樹或有特殊寓意的李樹。
夢楚王:用戰國時楚王夢與巫山神女相遇的典故。
折柳: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
賸:同“剩”,還。甘棠:召公在甘棠樹下辦公,后人懷念他,作《甘棠》詩,后用“甘棠”比喻對賢官的懷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題“驚蟄有感言歸”推測,可能創作于驚蟄時節,詩人可能身處他鄉,面對春天的景象,引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歸程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圍繞是否匆忙歸鄉展開。其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典故和意象,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較高的文學素養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越山高,越水長,越天萬里吞南荒。絕嶠東西開兩目,中天日月懸睛光。照破鴻蒙視太古,轉盼中原一抔土。云霞明滅映天臺,巖壑軒翔壓天姥。洞中仙鼠飛白鴉,玉芝茁茁森于麻。流泉瀑布奔深澗,昭明翻經曾洗眼。唐代瓊宮結構存,漢皇龍簡精靈遠。灝氣微茫上太清,山麓下接臨安城。臨安之城大如斗,不意近入李君手。峰影澄明落泮池,支頤爽氣當窗牖。龍飛鳳舞古記之,片氈攜去休攢眉。勿論桃李待時雨,喜得煙景迎新詩。君來已貴長安紙,君去佳名滿人耳。灑筆振衣第一峰,可念同盟者諸子。君不見馬融帳,非虛設,鄭虔妙技稱三絕。丈夫垂名動萬年,此心肯向傍人說。青袍黃綬且夷猶,白雪陽春若與儔。知君雙目如天目,一笑山空水自流。
與子周旋久,幽棲借一枝。才名人共妒,貧賤爾偏知。雞黍終言晤,鶯花自歲時。誰憐風月夜,相憶各分歧。
黃花弄色近重陽,風拆霜苞細細香。似與幽人為醉地,隨晴隨雨一傳觴。
莫倚行臺怯酒醺,一杯父老送慇勤。白云嶺上雖無數,未敢持來玷使君。
紅樓玉體夜橫陳,油壁香車屬美人。夢醒巫山云雨散,熒屏嬌怯說純情。曾歌明月照邊關,換羽移宮玉樹殘。落魄姮娥奔大款,贏虧消息問涼蟾。金山有路權為徑,宦海無涯幣作舟。跣足難尋腰笏令,脅肩多見曲鉤侯。熙熙雞犬滿淮南,舔藥飛升路子寬。茶酒例能稱博士,官家何吝水衡錢。異代孤臣戀闕心,漢唐鼎盛接元明。聯翩更有清宮戲,彩筆能招帝制魂。噓氣能揚咫尺波,哨聲起處怨聲多。睽睽眾目千夫指,笑罵其誰奈我何!越墻攀壁上陽臺,聞吼失驚跌下來。身體傷殘姑莫論,精神損失總該賠!月朦朧更酒朦朧,昨夜飆車勿系儂。縱使穿幫無所謂,最多只罰學雷鋒。
彷佛音容彷佛思,衣冠出入憶當時。成人未返林烏哺,稚子曾騎竹馬嬉。椿老暮庭風槭槭,草荒春冢雨離離。固知罔極恩難報,只恐終天孝易衰。
拙性常繩汝,忠心轉慰吾。荒雞啼月店,瘦馬走霜途。問地方音雜,橫天劍氣粗。收將昨夜夢,寄到異龍湖。
山樓杯酒坐移時,醉倚闌干日欲西。芳草叢深麋鹿走,殘花落盡杜鵑啼。林藏宿雨枝頭重,風壓輕云水面低。游客不知春已去,畫船簫鼓聚香堤。
夜聞急雨洗氛埃,慶澤仍從天上回。寰海自應遵詔旨,管弦何用費詩催。東風漸著金絲柳,和氣潛飛玉琯灰。遙想慈寧動新樂,禁門清曉拂云開。
虎旅龍驤列兩階,翠華今夕駐蓬萊。圣心亹亹祈天眷,星象森森拱上臺。已喜祥光調玉燭,更看和氣藹春臺。禮成明日同稱慶,歌頌無能愧谫才。
脫下凌波一瓣蓮,當時擲棄馬嵬前。偶然老媼收藏得,猶有癡人費看錢。
歸儒峰下讀書堂,勢利紛紛已兩忘。窗外梅花初破雪,檐前松竹幾經霜。豈于末學矜多智,肯向遺經識大方。何日重來酬舊約,力扶吾道正天常。
遺榮歸故里,逍遙娛心神。結廬傍翠微,魚鳥日夕親。曲池流潺湲,怪石疊嶙峋。疏篁間高樹,庭除自生春。樓居可瞻云,憑欄拱北辰。臺榭時眺月,何能容酒人。堂開顏永錫,敞豁絕風塵。招彼求仲侶,嘯歌醉甘醇。呼童汲寒泉,煮茗臥龍茵。醒來意殊適,丘壑信清真。所以張季鷹,慨思鱸與莼。
帶病岡頭望墨池,墨池龍去沒歸期。神光不見登仙屐,武進空流墮淚碑。世路腳頭應自了,乾坤逆旅莫相疑。年年洛社西風里,野草閒花滿眼悲。
可意黃花是處開,芝蘭風味合相陪。應須學取陶彭澤,左把花枝右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