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避暑次廉伯陸先生元韻二首 其一
避暑城東十里行,旁人休詫是逃名。丹崖碧水開仙府,風格龍樓仰帝京。冠蓋登臨增地勝,笙歌清絕帶泉聲。慚予歸自西臺晚,未得相逢共咀英。
避暑城東十里行,旁人休詫是逃名。丹崖碧水開仙府,風格龍樓仰帝京。冠蓋登臨增地勝,笙歌清絕帶泉聲。慚予歸自西臺晚,未得相逢共咀英。
懸水掀風起白波,呂梁險勢其如何。長鯨怒跋三門石,賤妾勸君無渡河。
鐵馬功興皂莢橋,旋看草禪接先朝。黃金土價應難并,白璧山靈似可招。筆彩正回江氏夢,帶圍猶稱沈郎腰。石城鐘阜依然在,應教誰堪續舊謠。
生平英邁薄秋云,野鶴飄搖迥不群。早歲常懷千里志,莫年空臥五湖濆。嗟無嗣子題新主,幸有諸孫輯舊文。不識滸山先壟下,誰書徵士表清芬。
松下煮茶冰折玉,梅梢掛衲蘚黏綠。莫侵石塢竹邊行,行處明年減新竹。
唧唧不堪聞,村居更惱人。青衫傷久客,華發念雙親。歲莫那逢雨,秋宵未向晨。石心猶可轉,百感本來真。
太白秋高烽火驚,羽書飛下晉陽城。沙場風急來胡馬,亭障云深出漢旌。戰守何人能仗策,朝廷今日始言兵。懸知駕馭還多術,早晚親臨細柳營。
西風涼冷送秋砧,萬里鄉園杳信音。奉使慣持天上節,憶歸猶負客邊心。平生宦業工齊瑟,到處羈愁付越吟。獨倚危樓凝望久,羅浮山色暮云深。
曾經識來爛漫,憐她柔若水。女兒面,濡冷還香,直欲呵在心底。者心事,遲疑不吐,憑箋托與雙鴛字。暗情生,朝暮丟魂,何方尋矣。緣隔疏籬,命舛秋雨,念深深夢里。夜無寐,簾挑三更,痛黃花謝寒里。幾徘徊,清霜烙印,倩明月,相思重遞。縱無言,心也憐憐,說來因你。花期忒短,不若年長,幽幽怨未已。恁不忍,是伊凄楚,又瘦纖腰,又亂云鬟,病中滋味。怏怏似我,空庭披發,黃昏執酒憑空祭,向蒼蒼、索要伊人美。秋風不肯,嗚咽掠過蕭墻,讓人鎮日憔悴。殷殷但挽,花去何匆,賺我經年淚。尚幸也,猶存一朵,嬌倚東籬,楚楚纖纖,待人相識。霜風苦守,今宵得慰。深寒我為伊遮庇。若相盟,且把枝頭曳。從今執手余年,遠去紅塵,憑他誰說。
良人與我期,不謂當過時。秋風忽送節,白露凝前基。愴愴獨涼枕,搔搔孤月帷。忽聽西北雁,似從寒海湄。果銜萬里書,中有生離辭。惟言長別矣,不復道相思。胡羊久剽奪,漢節故支持。帛上看未終,臉下淚如絲。空懷之死誓,遠勞同穴詩。
云月未常殊,溪山各自居。懷師不可見,獨坐對窗虛。杖履別來久,道心日以疏。不緣新雁至,安得入秋書。
美目應難瞑,無依膝下兒。茫茫成立日,落落賤貧時。苦節勞妻子,多才致渴饑。腹中無限淚,滴盡不曾知。
山日未出煙渺茫,高郵放船催下江。搖櫓唱歌白鷂子,過湖打鼓黃頭郎。鳥拖云葉低貼水,魚噀浪花高接窗。微官所得幾何計,吟鬢四十今蒼蒼。
棋怕臘寒呵子下,衣嫌春暖縮紗裁。
孝女祠邊望錦舟,弦歌忽送武林秋。一江南北如衣帶,今日謳歌昔日愁。
日斜臨野戍,閑躡翠云坪。金鼓聯雙舸,江山杳一程。燒延虹影爛,灘淺石牙橫。春意三農足,邊陲幸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