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河畢功喜而有作
污河積水困薰蒸,開鑿那知不日成。
野水盡從簷下過,客舟還傍市中行。
江山自昔天然秀,人物從今分外清。
本為此邦開眼目,老夫雙目亦增明。
污河積水困薰蒸,開鑿那知不日成。
野水盡從簷下過,客舟還傍市中行。
江山自昔天然秀,人物從今分外清。
本為此邦開眼目,老夫雙目亦增明。
污濁的河道里積水,讓人飽受悶熱熏蒸之苦,誰能想到不久就完成了河道的開鑿。野外的水都從屋檐下流過,載客的船只也能通行了。江山自古以來就天然秀麗,從今往后這里的人也更加清爽。本來就是為了讓這地方的人眼界開闊,我這老頭子的眼睛似乎也更明亮了。
污河:污濁的河道。
不日:不久。
傍:靠近。
開眼目:開闊眼界。
推測此詩創作于河道開鑿完工之際。當時污河積水,環境不佳,詩人組織或見證了河道的開鑿工作,在完工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河道開鑿成功的喜悅。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它展現了詩人關心地方建設的情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水利建設對地方的積極影響。
與世本無競,
閉門宜病身。
細思開口處,
難得會心人。
公獨收迂腐,
吾將謚懶真。
為儒丁此日,
出處一酸辛。
楚江波冷下紛紛,
消息玄機靜里聞。
此日霜華隨逝水,
當時風概想凌云。
行吟楚客憐孤躅,
話舊胡僧吊夕曛。
極目郊原渺如許,
天涯能不悵離群。
一灣流水白云鄉,
萬疊云籠紫翠房。
石鼎謾煎茶味苦,
竹爐閒煮菜根香。
世間山靜寺亦靜,
天下人忙僧不忙。
微雨乍晴風日暖,
綠陰深處鳥聲長。
呵凍書成矣。喜傳來、銀鉤鐵畫,精神滿紙。翰墨緣深償不盡,覼縷何勝屈指。細臨向、亂書堆里。好古心同還寫韻,笑涂鴉、終日忙無已。瓊玖報,祗憑此。
品香舊事從詩紀。看橫斜、寒梅疏影,年時相似。幾次郵筒佳句在,況又追隨鄉里。盡酬唱、不煩雙鯉。淺酌屠蘇吾醉也,展吳綾、繪得花如綺。江夢筆,好提起。
矮子勸食我必飽,
矮子進藥病必好。
君不見,
母得此兒可不死,
安得家家有矮子。
飽霜紅葉北風寒,閱世青山夕照殘。
寺僻僧閑知款客,詩清骨重儻成丹。
伯鸞性不因人熱,孝綽名符第一官。
砥柱南天君勿讓,要憑雙手障狂瀾。
春風日淡融,春山何凜冽。青青嶺上云,白白峰頭雪。
嶺云忽去來,峰雪每凝結。所嘆幽而涼,亦惟高始潔。
頗似素心人,瀟瀟獨關閉。匡居相八寰,緇塵安敢涅。
寧靜出孤懷,精神多自悅。雖與俗情違,亦非人事絕。
馀滋潤百荄,光華未可竭。我思泉下蒙,復念井中渫。
何如此一峰,不受虛名竊。層壁系扁舟,對此春山凸。
遠眺出殊光,輕煙似可刷。誤疑峰上云,映日浮暉綴。
稍知寒意侵,始見幽巖雪。千林拂素華,萬壑噓遙冽。
非惟色在空,庶以清涵潔。豈如阛阓姿,門多車馬轍。
飛飛向華筵,但為歌舞悅。空嗟謝子鹽,枉費陶公屑。
是以靜者懷,于茲堪永結。幸有春風來,得與冰壺擷。
顧盼隱晨昏,悠然世心絕。
文筆無勞巧剪裁,一時妙斲冠蘭臺。王楊仕宦曾相接,游夏淵源有自來。治獄心知有陰德,立朝人嘆有馀才。功名回施與孫子,公亦何為不豫哉。
久聞政績最淮淝,鄮嶺循良親見之。梓里尚遺前日愛,棠陰還長舊年枝。釣璜方兆非熊卜,曳杖俄興梁木悲。千里佳城空望斷,他時歸哭峴山碑。
遠樹驚烏飛不定。
煙中漸吐青山影。
犬聲荒店未開門,西風緊。
霜華凝。
半湖殘月蘆花冷。
灼灼盆中花,
迎風故妖裊。
眄睞睫未移,
倏忽成枯槁。
根株未能深,
焉得長美好。
植彼棟梁資,
豈不自弱小。
防之偶一疏,
斧斤伺昏曉。
吁嗟眼中人,
故物誰能保。
胡不一此心,
孜孜至于老。
一番秋雨一番涼,
道路無塵野菊香。
翻笑昔年陶令尹,
攢眉歸去錯商量。
恁么不恁么,
破鏡不重光。
若把拈花微笑是,
切忌將奴喚作郎。
趣在岧峣若個峰,三生石上坐高舂。添鐺煮茗僧分瀑,喚客題詩鶴在松。文暢眼中無佛幟,老坡方外有辭鋒。道人欲作周公夢,莫撞樓頭夜午鐘。
淡煙疏抹妙高峰,千樹風濤落午舂。李賀詩囊三尺錦,朗師談柄一枝松。驅馳懶著勞生論,虛寂真知不露鋒。參破風幡天欲暝,滿樓煙雨數聲鐘。
書院新鰲峰,
五賢祠學宮。
馬邵獨避席,
將無道不同。
專專論的派,
此理誰當窮。
獨學無師友,
前儒議溫公。
準繩規矩內,
安得鞭霆風。
青衫落落首重搔,
檢點奚囊剩寶刀。
霜葉打窗風力緊,
冰花團屋月輪高。
詩含正味分清茗,
衣怯嚴寒靠濁醪。
香草美人渺何許,
一鐙相伴讀《離騷》。
鄉園又近春歸候。惜別傷春,愁緒如中酒。一春歡意何曾有,好花時節成辜負。
知君亦自難禁受。已有離情,莫看樓前柳。年時樂事休回首,良辰美景懷儂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