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知軍劉公三首 其一
種學三冬富,禔身百行兼。
文章昆玉瑩,政事莫邪铦。
才贍榮登早,心休進取廉。
典刑今已矣,遐想淚空霑。
種學三冬富,禔身百行兼。
文章昆玉瑩,政事莫邪铦。
才贍榮登早,心休進取廉。
典刑今已矣,遐想淚空霑。
劉公鉆研學問多年,學識極為豐富,修身律己,各種品行都兼備。他的文章如美玉般晶瑩,處理政事如寶劍般鋒利。他才華豐富,很早就榮耀登第,心境淡泊,不貪圖進取。如今他的典范形象已消逝,我遙想往事,徒然淚濕衣襟。
種學:鉆研學問。三冬:指多年,古代常用三冬形容多年苦學。
禔身:修身。百行:各種品行。
昆玉:昆侖山的玉,比喻美好的事物,這里指文章。
莫邪:古代名劍,形容政事處理得很有能力。铦:鋒利。
才贍:才華豐富。登:指登第,科舉中第。
心休:心境淡泊。進取廉:不貪圖進取。
典刑:典范。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劉公去世后,詩人為悼念他而作。當時社會可能對文人的品德和才能較為看重,劉公在學識和政事方面表現出色,深受人們敬重,他的離世讓詩人深感惋惜,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劉公,突出特點是通過對劉公學識、品行、政事等方面的贊美,塑造了一個德才兼備的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人們對優秀人物的推崇和緬懷之情。
舊滄洲。是老翁白石,親寫武陵游。蘚凈漁磯,花飄賈篾,中間著個羊裘。煙鳥歸、四圍松竹,倚遍了、明月最高樓。不識侯門,有名相里,筆墨風流。堪嘆桑田更改,把圖書金石,盡付浮鷗。香閣經箋,法堂鐘鼓,凄涼一點燈油。爭傳說、高人舍宅,任他日、乳燕啼鳩。只看吳宮晉苑,剩得松楸。
鄰里西成例少蘇,貧家生業得徐圖。雖非五鼎豈無食,未辦復裈猶著襦。牢彘漸肥堪奉祭,耕牛已買不求租。卻思流落天涯日,要是家居勝道途。耄歲誰知困不蘇,每虞黠鬼笑狂圖。陶公老去但濁酒,管老歸來惟白襦。不逐兒童覓兼味,且隨鄰曲了殘租。細思自有欣然處,高謝人間九折途。
迷濛天色和云凍,凍破遙林松影。幾隊鳥拼飛,尚繞枝未定。晴光了無信。才一抹、殘曛又暝。送到角聲,怎吹不散,霓寒成陣。甚市。遠愁沽,晚來也、欲飲一杯瓶罄。壁簡去征詩,當鳧花良醞。社盟原未冷。應不少、爪郎嘲詠。風正緊,獨自跢跦,在梅邊閑等。
東風隨計上楓宸,馬首輕飄九陌塵。樗櫟敢云清廟選,鶯花空負故園春。香云迷夢朱樓夜,寒雨添愁遠道身。不識韭盤呼酒處,可能遙憶未歸人。
勝地如勝朋,習處不知寶。一從別后憶,反覆無不好。城隅一撮土,見我少還老。君亦江海徒,及來共春討。西山為留雪,對客起畫稿。泠泠荻芽風,吹凍盡變潦。座有思歸人,廬瀑已掛抱。何妨少濡滯,聊緩百憂搗。他年或見懷,此會忍草草?還尋舊酒壚,曛黑須醉倒。
細雨殘陽外,孤村亂水中。饑年才半菽,白發聽疏舂。世事何曾了,吾生會有窮。深衣斂形日,嗟我一枝筇。
屋對青山水抱村,池魚溪鳥足盤桓。蘭臺御史更何有,幾個松筠共歲寒。
龍腦天香撒地衣,錦書新冊太真妃。宮官一夜鋪黃道,卻踏金蓮步步歸。
抖盡長安十斛塵,頻年倦封帝城春。上書敢問中興相,結襪原多侍從臣。雪入敝裘侵短袂,風吹蓬鬢墊疏巾。細聽玉漏朝天去,且取華燈照故人。
吳門北上是長安,萬里關河客路難。原野草荒狐兔盡,江潭風起水云寒。無輿漫擊馮諼鋏,當道誰彈貢禹冠。總為黃花能待臘,年年長向雨中看。
春到寒林雪得知,雪中誰解認芳姿。溪山飛上一輪月,香滿風前獨立時。
明妃絕色世無鄰,粉黛那數三千人。咫尺宮門接前殿,君王只向圖中見。當時自恃如花容,美丑誰知由畫工。單于日近漢日遠,萬里風沙魂不返。琵琶馬上再三彈,翠袖朝啼關塞寒。皓齒明眸葬胡地,千秋遺曲猶悲酸。燕支暮云白浩浩,胡兒吹笳雪飛早。山前孤冢高嵯峨,歲歲春風長青草。古來抱節本難遇,況復蛾眉人所妒。君不見長門宮,不用黃金買詞賦,縱有朱顏君不顧。
玉笙聲絕瑤池杳,桂殿風生幾度寒。空使時人慕雞犬,掃除槃鼎舐遺丹。
路轉峰腰斷,庵依錫麓根。石隨山勢曲,浪卷月華吞。仰見凌云塔,深藏修竹門。同來二三子,相與共開樽。
秋風海上初來日,霜曉林梢獨立時。鵬鶚云霄終自得,軒楹絳旋未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