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夜
靜夜披黃卷,青藜照五行。
恨無知我鮑,空羨起予商。
學業心將棘,功名鬢欲霜。
此生應自斷,無復問穹蒼。
靜夜披黃卷,青藜照五行。
恨無知我鮑,空羨起予商。
學業心將棘,功名鬢欲霜。
此生應自斷,無復問穹蒼。
在安靜的夜晚我披衣閱讀書籍,青藜杖的火光映照著書上的文字。遺憾沒有像鮑叔牙那樣了解我的人,只能空自羨慕孔子與子夏的相互啟發。追求學業讓我的內心如荊棘般煩亂,求取功名使得兩鬢快要變白。這一生應該自己決斷,不再去問蒼天。
黃卷:指書籍,古代用黃檗染紙以防蠹,紙色黃,故稱。
青藜:傳說漢劉向在天祿閣校書,有老人燃青藜杖照明。后以“青藜”指夜讀照明。
五行:這里指書上的文字。
知我鮑:指鮑叔牙,他與管仲是好友,深知管仲才能。
起予商:指子夏啟發了孔子。《論語·八佾》:“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棘:荊棘,比喻內心煩亂。
穹蒼:指蒼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渴望得到他人認可、追求學業和功名卻不如意的階段。當時社會或許競爭激烈,詩人雖努力讀書卻未遇伯樂,內心充滿苦悶。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和對學業、功名的無奈。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普遍心境。
眼尾眉梢心共許。銷得芳時,盡逐東流去。愛惜青春徒謾語。可憐早被青春誤。垂柳一絲還一縷。每到春來,遮斷門前路。莫問新來腸斷處。舊時腸斷君知否。
春光吹到未全勻,偏是新青自可人。無力搖風因帶雪,有情就雨怕沾塵。欲尋多處須臨水,正趁柔時好作茵。乘曉踏青原上望,離離煙際辨曾真。
聞道仙幢下九垓,是誰巧引羯車回。慇勤學插朱扉竹,又恐君王緩步來。
山水留佳賞,登臨夙有期。卻憐重九日,空讀汴臺詩。臥雨情無那,停云思欲癡。夜深還秉燭,閒對菊花枝。
適興一尋君,君家在白云。幽花秋后見,落葉夜深聞。隨意坐苔石,呼童煮澗芹。不須談世事,詩思正紛紛。
曉發高沙臥一航,平沙漠漠水茫茫。舟人為指荒煙岸,南北今年幾戰場。
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
晴光拂日云裳瘦。嶺外梅香濃似酒。幾曾絳帳薦瓊瑰,夢里常尋仙渡口。詞心千載憐紅袖。擘倦花箋閒負手。誰言春去減芳菲,綺繡更饒春去后。
群山南走失所往,百川東逝茲其窮。天低水國疑將壓,人過月塘愁欲空。
澄湖浸月水天同,萬頃金波五夜風。丹桂白蓮秋最好,水晶宮似廣寒宮。
巽權默運甄陶外,德澤遐宣指顧中。號令一新民氣樂,正如解慍得薰風。
不眠吟苦愛更長,石鼎煎茶滿注湯。詩句欲成緣底事,梅花隔屋暗吹香。
石梯繞澗松風香,山樓入空花雨涼。醒心渴恨蔗漿少,題句醉憐蕉葉長。古人幾何開白社,靈泉一脈來朱方。倚闌笑問劉禹錫,禪味而今誰共嘗。
山城如斗大,君肯為、兩年留。問讀易堂前,翛然松竹,留得君不。天邊乍傳消息,趁春風、歸侍翠云裘。留取去思無限,江蘺香滿汀洲。不妨無蟹有監州。臭味喜相投。怪底事朝來,驪歌催唱,喚起離愁。羨君戲衫脫卻,一身輕、無事也無憂。昨夜夢隨杖履,道林岳麓同游。
一曲高歌春日宴。花底尊前,只當尋常見。柳葉如眉花似面。今春真個天涯遠。裁得美箋抒別怨。懶賦新詞,不是心情懶。翻酒黦痕雙袖滿。音書未斷腸先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