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致政張太守榮壽卷
緋衣歲歲弄春妍,百歲今過九九年。智數平生都不用,心香一瓣答皇天。
緋衣歲歲弄春妍,百歲今過九九年。智數平生都不用,心香一瓣答皇天。
垂垂簾幕深深院。繡床風緊紅絲亂。
微雨又新秋。客心愁不愁。
登樓眉黛蹙。江水依然綠。
酒醒一燈殘。離多夢轉難。
淡淡雙眉縈遠岫。草草涼襟還小袖。
曲廊深處為儂來,隨夜漏。烏棲后。枕臂啼痕紅欲透。
撫抱纖腰春更瘦。凝怨橫波嬌不溜。
如思如懊轉宜人,看巾繡。嗔相扣。痛惜肯教衾浪皺。
同游勝地興無涯,文杏夭桃次第花。
彭澤夫妻甘隱跡,劉樊眷屬合仙家。
養心即是長生藥,行樂不嫌村路賒。
為愛春光依戀久,鈿車歸去夕陽斜。
清溪繞舍,密筱編籬,恰稱灌園人住。
燈火新涼節,愛偕隱相對,翻書鐴苧。
半簾秋影梧桐老,聽月底、寒蟲細語。
君休羨、星珈霞帔。飛去高居玉宇。
曾從桂梯尋路。向梅花官閣,杏花村塢。
贏得三年里,斜陽下、閑看江山一度。
青氈翠袖如重認,有舊日、陵陽淚污。
文窗外、碧霄云葉,逗破幾聲疏雨。
離亭當日唱離歌,只為柔條傍渭河。恨不任他攀折盡,衰來徒自惋傷多。百年秋思愁中斷,千古春情夢里過。縱是王孫金勒馬,也應相向嘆蹉跎。
一葉西風耐更凋,他鄉何處不蕭蕭。依稀有葉還無葉,搖落長條復短條。難忘折來情脈脈,更愁看去路迢迢。經過若問傷心地,涼雨寒煙鎖灞橋。
才失陽和氣便寒,遙林遮霧曉漫漫。微霜未著枝先勁,零露方滋葉已干。弱質縱凋還自惜,芳心猶在詎應殘。請君試看深秋色,不學青楓更染丹。
濯濯芳時枉自矜,枝頭錯許露珠凝。綠陰別去留難住,黃葉飄來掃不勝。新曲更翻成苦調,舊游重過等寒冰。天涯一望同岑寂,未必豪華在五陵。
寶馬香車滿路塵,相看能得幾時新。飄將墮地皆成土,悲自傷心敢怨人。綠謝枉遮千里目,青歸難借一絲春。蕭條隨分黃泥岸,羞把繁華問水濱。
不和悲歌也自傷,秋來天地慘茫茫。愁生衰草斜陽外,怨結歌臺舞榭傍。歲歲暖風吹到冷,枝枝綠葉變成黃。而今始信桓司馬,當墮金城淚兩行。
緩棹縱遙目,心與春流平。邀侶以事解,得朋因寡營。
峰色煙上霽,竹風沙外清。一夜叢梅發,幾處山窗明。
香中林鳥語,引我沿溪行。積翠點殘雪,陰淡寒自生。
西崦未云夕,東畬方可耕。稚子肯迎客,花間啟柴荊。
藿食筋骸憊,林廬歲月侵。
道窮思故友,力盡悔初心。
浩浩天知我,悠悠后視今。
飄零君勿嘆,古瑟有遺音。
十里龍潭寺,崎嶇路不平。
依林聽鳥囀,隔水看云生。
巖屋門相對,山橋板自橫。
煙霞隨杖履,疑在畫中行。
六五光陰彈指中,遐陬三至效孤忠。
云霞過眼都陳跡,冷暖隨人亦苦衷。
歧路疊更心倍小,流言難禁耳須聾。
功名青史知非偶,未信蒼顏得轉童。
何時歸到望仙鄉,故舊相迎興味長。六月海風吹溽暑,瓜田白酒稔清香。
蔚陽山下祖塋居,巍嶺崇高畫不如。離亂不堪回首顧,春秋誰為掃墳廬。
積年祖宅隱黃山,門外槐根出地盤。幼子孤遺音信斷,常時思憶倍辛酸。
建康郭外萬山合,木末一亭依太清。
老子間游多古意,大忠余憤作江聲。
春秋事不部家國,師友倫原共死生。
草草六朝同傳舍,詞章幾輩是時英。
含淚高歌授命辭,下山草木有余悲。
復登杰閣一憑眺,誰似長江無盡時。
萬壑秋聲盡蕭瑟,孤峰日色未迷離。
長干賊別銷魂地,獨有茲游慰我思。
此時遙憶子猷家,
幽興應思剡水涯。
未向東風見瓊樹,
且傳春色贈梅花。
江南江北春光好。一枝嶺上開偏早。
占得眾芳先。凌寒瘦影妍。
羅浮清夢足。翠倚瑯玕玉。
寫向畫中看。香飛上筆端。
紅妝翠蓋出污涂,
水面風吹醉欲扶。
自是凌波有仙種,
文君莫訝茂陵姝。
東游心渺渺,趼足步遲遲。
馬驛黃茅路,人家白竹籬。
歸云橫斷嶺,落日映荒陂。
何地可容足,長哦招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