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陳季陵記夢
夜閑得安寢,方期萬事休。
那知清夢中,螘穴有勝游。
朝把南柯麾,暮獵龜山頭。
停杯猶未舉,俯仰二十秋。
等為幻緣縛,名實或相浮。
邯鄲囊中枕,徑渡竹葉舟。
俄頃失所歷,變滅隨東流。
游仙豈神交,因想理或不。
至人本無夢,偶夢非謬悠。
乃知一念熟,寤寐欻何求。
子建賦感甄,空貽方策羞。
何當破諸妄,自足銷沉憂。
政使對癡人,言之亦寡尤。
夜閑得安寢,方期萬事休。
那知清夢中,螘穴有勝游。
朝把南柯麾,暮獵龜山頭。
停杯猶未舉,俯仰二十秋。
等為幻緣縛,名實或相浮。
邯鄲囊中枕,徑渡竹葉舟。
俄頃失所歷,變滅隨東流。
游仙豈神交,因想理或不。
至人本無夢,偶夢非謬悠。
乃知一念熟,寤寐欻何求。
子建賦感甄,空貽方策羞。
何當破諸妄,自足銷沉憂。
政使對癡人,言之亦寡尤。
夜晚清閑得以安然入睡,本期望萬事就此罷休。哪知在清悠的夢境里,竟有如同螞蟻洞穴般的奇妙游歷。早晨揮舞著南柯的旗幟,傍晚在龜山打獵。停下酒杯還沒舉起,轉眼間已過了二十年。同樣被虛幻的緣分束縛,名聲和實際或許并不相符。就像邯鄲盧生在囊中枕上的美夢,又似乘竹葉舟般輕易度過。頃刻間所經歷的都消失了,如流水般消逝不見。游仙之夢難道是精神交往嗎?仔細想想或許并非如此。至人本來不會做夢,偶爾做夢也并非荒誕。由此可知一個念頭成熟,醒和睡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曹植寫《感甄賦》,白白給史冊留下羞恥。何時能破除各種虛妄,自然足以消除深沉的憂愁。即使對著癡人說這些,也少有過錯。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螘穴:螞蟻洞,此處用“南柯一夢”典故。
南柯麾:南柯,指夢境中的富貴之地;麾,旗幟。
邯鄲囊中枕:指“黃粱一夢”的典故。
竹葉舟:比喻輕快的小舟。
子建賦感甄:子建即曹植,《感甄賦》后改為《洛神賦》,傳說與甄氏有關。
方策:典籍。
寡尤:少過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經歷了一些世事變遷后,對人生的虛幻和無常有了深刻感悟,借夢境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思考和超脫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破除虛妄,看淡名利。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以夢喻人生,富有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經典大作,但展現了詩人對人生的獨特思考。
清明時節西湖好,逞著秾華。小別儂家。歷轆聲中走夜車。樓臺倒景留行客,風暖春嘩。水膩波斜。新苑重開故眼花。
世兒自了外何能,一著差成萬劫仍。誰信爛柯巖下客,看天悲憫轉難勝。
恰逢上巳西湖好,杏雨霏紅。絮霧冥濛。濃淡相宜國艷風。輕衫短帽家常態,凡緒難空。心系房櫳。尋夢春宵透漏中。
解夏幽人苦未能,江城颶過暑猶仍。秋云枉作奇峰勢,望雨心情不自勝。
繁華自古西湖好,花港逶迤。春曉蘇堤。緩步垂楊倩影隨。凌波回憶渾如夢,雙槳曾移。明月漣漪。隱隱青山燕掠飛。
孤行無計避迷陽,散郁猶思一仰蒼。菊外豈知人事異,尊前難斗此身強。故山風物成追憶,秋士心情久斂藏。爭怪髯蘇牢閉戶,逢辰惆悵少年場。
悟心容易息心難,息得心源到處閑。斗轉星移天欲曉,白云依舊覆青山。
山明水秀西湖好,花雨多妍。鶯燕爭喧。錦蹙霞翻火爛然。重尋廿載千金夢,一枕游仙。何似人間。細逗琴心十四弦。
亂后裁全復壁身,夢馀重憶舊京春。金臺酒盡收殘淚,汐社風微見替人。唾手功名端一吷,通神翰墨尚如新。知君早息冤親念,茗碗澆胸懶過秦。
咄哉老性空,剛要餒魚鱉。去不索性去,祇管向人說。
春光迤邐西湖好,回首年時。流水難追。對月相思付酒卮。放懷一棹迎斜照,臉印霞暉。心托波微。淺掃螺痕色也飛。
春色非吾事,長饑老此身。只緣詩句妙,稍覺歲華新。雨笠疏經過,宵燈共苦辛。踏青如有待,陌上幾驚塵。
一葉落,天下秋。一塵起,大地收。一法透,萬法周。
鴛鴦飛對西湖好,浴戲前汀。碧鏡波平。錦帶橋邊畫槳橫。因緣天與安排定,石上三生。月下雙清。何必閒愁覓醉醒。
年年留眼看芳菲,看到紅凋綠亦稀。瞥去原知人不惜,重來還恐意多違。肯容倦客長思睡,無奈群鶯尚亂飛。猛憶滿園狼藉處,又牽舊恨送斜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