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魯漕四首 其四
不貪燕寢日凝香,祇要歸休深處藏。
大火已流秋尚暑,商飚微動夜初涼。
身縻官事老不止,心著家山夢更長。
頗羨浙東新使者,如今衣錦更還鄉(xiāng)。
不貪燕寢日凝香,祇要歸休深處藏。
大火已流秋尚暑,商飚微動夜初涼。
身縻官事老不止,心著家山夢更長。
頗羨浙東新使者,如今衣錦更還鄉(xiāng)。
你不貪戀在官署中悠閑辦公、案頭凝香的生活,只想著退隱到幽靜之處。大火星已西移,秋天雖到但暑氣未消,秋風微微吹動,夜晚剛剛有了涼意。你被官場事務(wù)束縛,漸漸老去,心中牽掛著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夢愈發(fā)悠長。我很羨慕浙東新上任的使者,如今能夠衣錦還鄉(xiāng)。
燕寢日凝香:出自韋應(yīng)物《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燕寢凝清香”,指在官署中悠閑辦公。
祇(zhǐ):只。
大火已流:大火,即心宿二,夏歷五月黃昏時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漸漸偏西,這時暑熱開始減退。流,下行。
商飚(biāo):秋風。
縻(mí):束縛。
著:牽掛。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身處官場,被繁雜的事務(wù)纏身,而友人即將衣錦還鄉(xiāng),詩人由此有感而發(fā),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歸鄉(xiāng)的羨慕和自身的思鄉(xiāng)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情感世界。
并州廿載己參商,劍氣光芒猶在望。君到故人如有問,祗云雙鬢盡成霜。
西苑傳看白鹿歸,金鰲橋下立依依。不論供張能如鹿,愁見鴛鴦接翅飛。
貲郎何必漢長卿,汝亦凌云擅大名。莫以清時無狗監(jiān),幾人曾聽上林鶯。
山蒼蒼兮嵚崟,谷窈窈兮阻深。木含滋兮競秀,云欲雨兮晝陰。蹇行人兮中流,棹扁舟兮容與。渺余懷兮曷從,望巖扃兮延佇。
盡夸六椀便仙靈,得似仙山石乳清。此水此茶須是灶,無人肯說與端明。
君說歐蘇,吾說蘇黃,一般風義。三十年來,此情隨分相擬。笑東坡,獨自個,好與人赑屃。只算作鞭影,終憑我輩,脊梁豎起。交呂平生事。憶永康山里。抬眼丹霄,鴻軒又在清漓水。一例是、文章氣誼。還令人想慕,到陳無已。
行義時逢可,澤民事卻睽。斯文猶有寄,俗學豈終迷。不復(fù)等三鳣,空聞見白雞。誅茅方槜李,卜葬已苕溪。
投老歸休只此心,渾家農(nóng)事在芳林。蒲生曲渚魚苗上,蛆泛洼樽酒力深。應(yīng)候微蟲窠作甕,啼春幽鳥語如琴。眼前物色皆天趣,底用城居積萬金。
月樓花落水侵岑,紫石峰前綠又新。承露囊中盛臈藥,無塵袖里有晴云。松高猿見古時月,花晚鶯添幾日春。籬畔尋芳尋不見,楞梨綠李下紛紛。
客中歲晚正天寒,幾度行藏獨倚闌。窗眼奏竽風借隙,檐牙間玉雪留殘。同門合志成三益,剪燭論文羨二難。空作孤山香影夢,此君相對祇蒼官。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nèi)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門巷埋深轍,軒楹俯淺山。百年馀此日,萬事近衰顏。漆室空憂世,鹿門獨閉關(guān)。物情各有適,日暮鳥飛還。
白雁飛晴秋夜長,玉蘭黃菊傲寒霜。寸心萬里云山夢,一日三秋鐵石腸。
南安北寺足徜徉,公務(wù)清游兩不妨。玉版禪師參茗椀,金蓮侍者供檀香。墨花灑灑孤亭雨,劍影翻翻五嶺霜。分付山林老?鶴,好分一半作黃堂。
陳家宅廢桑畦暗,馬道冠亡羽觀空。惟有山南古程氏,雕檐一簇翠煙中。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