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楹塘驛二首
夾路黃茅與樹齊,人行茅里似山雞。長松不與遮西日,卻送清陰過隔溪。松鳴竹嘯響千崖,為底炎蒸吹不開。自是筍輿趨北去,薰風不是不南來。
夾路黃茅與樹齊,人行茅里似山雞。長松不與遮西日,卻送清陰過隔溪。松鳴竹嘯響千崖,為底炎蒸吹不開。自是筍輿趨北去,薰風不是不南來。
不聞金鼓代天誅,休怪妖蟆膽氣粗。
天上嫦娥應嘆息,人間從此救兵無。
經壇冷落散緇黃,吩咐嫦娥自主張。
東半地球無限事,那能更替月球忙。
朝陽出湯谷,輾轉照我房。
房中有孤子,三嘆仍馀傷。
雞鳴憶晨省,躡足上高堂。
望帷聞欬息,入室見空床。
藥鐺馀宿火,果餌不復嘗。
柔翰塵封壁,遺念衣滿箱。
靜言一懷故,慟哭回中腸。
去者日以遠,來者日以忘。
春陽被葵藿,在煦不知旸。
一朝忽西謝,天地盡凄涼。
漫言終圖報,斯世已茫茫。
秋衣才著帶圍寬,強起聊陪一日歡。
少長盡招佳子弟,后先競集古衣冠。
花如多病憐容瘦,蟹味堪饞怕性寒。
潦倒敢誇能作賦,錯教人當謫仙看。
吳門西路版橋通,萬室鱗鱗水接空。鶴市雞陂何處是,繁華都在畫圖中。
梵宮千尺擁姑蘇,勢壓吳江與太湖。惟有生公堂下石,不知今更點頭無。
十里樓臺綠映紅,酒旗輕閃楝花風。橋邊樹樹聞鶯語,總付游人半醉中。
紺殿重重隔翠微,石門中望四山圍。飛仙自別支公去,縞袂何年更一歸。
峰巒突??こ俏鳎f樹松杉落日低。何事吟筇不歸去,白云馀興尚堪攜。
越來溪畔石湖開,范蠡扁舟去不回。蕩漾何人還釣雪,夜寒山月幾裴徊。
華山奇石倚蒼屏,下有池蓮冉冉青。聞道玉人曾羽化,愿從風御出滄溟。
一泓青徹碧山頭,綠染絺衣五月秋。綽約荷花飛雨過,只疑神女弄珠游。
萬峰寺下五湖水,漾漾溶溶掩映中。獨倚層欄看不盡,一時樓閣起秋風。
太湖三萬六千頃,渺渺波濤自古今。日晚湖南望湖北,布帆天際弄輕陰。
吳苑娃宮舊有名,只今云樹望中平。瀟瀟梵宇風鈴響,猶似當時步屧聲。
甫蠕祠堂歲月深,秋風瀟瑟滿平林。不知笠澤人歸后,千載誰同遁世心。
花事闌珊又一年,
當門巖壑總依然。
落紅滿地休輕掃,
也算留春在目前。
百辟素歸重,三朝俱受知。
風棱振臺省,名字落戎夷。
召節叨同命,幾廷踵舊規。
隧銘書不盡,歸泣峴山碑。
移種青松數寸苗,
俯看微小識孤標。
他年夭矯擎寒重,
莫引閒藤上碧霄。
九隴分形怪,蒼龍據厚坤。
洞寒清水脈,石潤養云根。
探遠塵應斷,窮高斗可捫。
江湖倦行者,對此欲忘言。
閩海金波返照開,一星南極傍三臺。君家天上張公子,曾向郎官宿里來。
十二梁山青刺天,寧陽七十二飛泉。一泉一歲釀春酒,好致梁山張果前。
蠟湖春漲讀書堂,紗帽膝衫坐隱囊??倿樾略娝坪芜d,山人今帶水曹郎。
詞客幕天清露下,
老翁臥病破窗中。
高吟大醉輸公等,
不見嫦娥與我同。
九年洪水,
七年大旱。
非堯與湯,
民死過半。
一夜西風急,
聲如班馬鳴。
開門尋不見,
梧葉舞縱橫。
楚山行盡總征途,
誰向黃陵唱鷓鴣。
煙火不禁愁日暮,
江鄉還憶煮雕胡。
客愁不為食無魚,倚劍臨風嘆索居。
燕地雪深寒獨早,衡陽雁遠信應疏。
狂來阮籍惟耽酒,病去虞卿祇著書。
滿目烽煙關塞隔,故人消息近何如。
蝶魂驚。東皇辭我返蓬瀛。留不住,雨絲風片太無情。愁紅飄逝水,恨紫落空庭。惱流鶯。傍回欄、有意喚聲聲。
平鋪曲徑,粘翠袖,拂雕欞。簾半捲,尚看天女散瓊英。風前情脈脈,月下影婷婷。更相盟。約明年、亭畔獻瑤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