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制帥 其三
丘園養浩久懷安,忽侍天威咫尺間。
草制方觀周誥命,籌邊聊重蜀江山。
摶風已激三千水,掣電終歸十二閑。
天遣詞人來作牧,勒銘重刻劍門關。
丘園養浩久懷安,忽侍天威咫尺間。
草制方觀周誥命,籌邊聊重蜀江山。
摶風已激三千水,掣電終歸十二閑。
天遣詞人來作牧,勒銘重刻劍門關。
長久以來在山林田園中修養浩然之氣、心懷安逸,忽然來到皇帝身邊侍奉。剛剛看到按照周朝誥命的規格起草詔書,籌劃邊防又看重了蜀地的江山。如鵬鳥借風激起三千里的波浪,如閃電般終歸御馬十二閑。上天派遣詞人來治理此地,要重新在劍門關刻下銘文。
丘園:指山林田園。養浩:修養浩然之氣。懷安:心懷安逸。
天威:指皇帝的威嚴。咫尺間:形容距離很近。
草制:起草詔書。周誥命:周朝的誥命,這里指詔書的規格。
籌邊:籌劃邊防事務。
摶風:典出《莊子·逍遙游》“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指鵬鳥乘風高飛,這里比喻得到機遇施展才能。三千水:指鵬鳥起飛時激起三千里的波浪。
掣電:像閃電一樣迅速。十二閑:指天子的馬廄。
作牧:治理一方,擔任地方長官。
勒銘:刻銘文。劍門關:在今四川劍閣北,是蜀地的重要關隘。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原本隱居山林修養身心,后得到皇帝的重用,參與朝廷詔書起草和蜀地邊防事務。當時蜀地可能面臨著一定的邊防壓力,朝廷需要有才能的人去籌劃治理,詩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委以重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被重用后的豪情和對在蜀地建功立業的期待。其特點是氣勢豪邁,用典巧妙,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在得到機遇時的精神風貌和抱負。
骨銷細雨草猶腥,冢木荒披似有靈。鬩自能尋尊社稷,國無可蹙奈滄溟。結纓豈意齊蠻徼,銜璧終慚事虜庭。九世復讎冠劍在,崖山曾薦孝陵馨。
帝德峻韶夏,王功書頌平。共貫沿五勝,濁道邁三英。我皇撫歸運,時乘信告成。一唱華鐘石,再撫被絲笙。黃草歸雒木,梯山薦玉榮。時來濁河變,瑞起溫洛清。物色動宸眷,民豫降皇情。
昔余客幽燕,步上黃金臺。駿骨日以輕,昭王安在哉。樂生功未奏,荊卿為禍媒。風吹易水波,蕭蕭有馀哀。誰知百代后,東閣淩天開。豈令蹇諤士,零落同蒿萊。
竹竿何籬篩,上有馨香餌。兩魚參差到,不知合誰死。
萬派千流共一途,淵然深注自天湖。向來疏壑元無用,始信人間落有無。
夫君抱玉琴,宛爾千秋心。舉世稱復古,何人真賞音。從他和雪寡,且莫還山深。不見金陵子,翩翩賦上林。
對景那無酒,黃花不肯開。尚拚來日醉,更著小詩催。緩步虛檐晚,揮杯紫翠堆。登高還有興,鳩杖倩誰陪。
幾度相逢處,情懷愈覺真。多因知己話,忽憶故鄉人。滿眼春光好,驚心節候新。題詩留別意,應記往來頻。
清比藍田玉,含輝故有馀。鄉人尊德義,世業重詩書。渭水淹吟興,蓮峰對隱居。百年皆過隙,不泯羨芳譽。
朔風吹征裘,邊馬鳴不止。烈士懷古心,拔劍四顧起。東方羽檄急,海氣昏千里。幽并多健兒,吳越多君子。共是報恩人,各言雪國恥。萬騎出漁陽,三軍度遼水。搴旗山雪高,吹角海波瀰。朝鮮救兵至,日本夷王死。功名何足論,要自酬知己。
歡意如燈花,引人不成臥。相對恨無油,明明心易過。
太一滄波下酒星。露醽秘訣出仙扃。情知天上蓮花白,壓盡人間竹葉青。迷晚色,散秋馨。兵廚曉溜玉泠泠。楚江云錦三千頃,笑殺靈均話獨醒。
丹梯百尺趨龍宮,紫府寒玉生清風。爝火暗暗鬼神列,須臾雷電相交隆。上界微光不得至,潛行若與幽冥通。側身猶覺天地窄,巨斧削成煩鬼工。寒雨為潭三億載,呼吸直欲淩蒼穹。石床道士餐玉髓,潭底龍吟倏過耳。人言鑿竅混沌死,上帝胡為獨留此。壁間大士垂雙眉,鬼物何敢攖其威?;厥紫騺砣鐗裘?,玉階涼露含清暉。
茅屋無煙火,溪橋絕往還。山翁獨乘興,飄灑一襟寒。
陸軸嘔啞麥上場,謳歌聲韻滿村坊。茅齋病叟安閑久,帝力民歡殆兩忘。求富誠非憚執鞭,安貧隨分樂丘園。兩間茅屋青山下,贏得浮生避世喧。負郭吾廬二頃田,面山臨水跨通川。蘇秦妾婦無高識,盛詫腰間六印懸。風泉盈耳鬢斑斑,林下幽窗對萬山。婦子職修簟食足,病身何幸亦安閑。不堪煩暑病荒城,六月翛然寓野亭。珍重南山且歸去,再來相望雨中青。渭南涇北已三遷,水旱縱橫數頃田。四十二年居陜右,老年生計似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