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零二首 其三○
十月今朝又初一,叢林正值開爐日。
打齋賣飯也尋常,殘杯冷炙誰能吃。
天無門,地無壁。
葫蘆棚上種冬瓜,兩手扶犁水過膝。
跳金圈,吞栗棘,氈拍板對無孔笛。
屈屈,獨腳山魈解雙踢。
去年冬里無炭燒,今年定是無火炙。
饑時饑到眼睛黃,窮時窮至赤骨力。
十月今朝又初一,叢林正值開爐日。
打齋賣飯也尋常,殘杯冷炙誰能吃。
天無門,地無壁。
葫蘆棚上種冬瓜,兩手扶犁水過膝。
跳金圈,吞栗棘,氈拍板對無孔笛。
屈屈,獨腳山魈解雙踢。
去年冬里無炭燒,今年定是無火炙。
饑時饑到眼睛黃,窮時窮至赤骨力。
十月今天又是初一,叢林寺院正到了開爐取暖的日子。平常的打齋賣飯之事很普通,那殘剩的飯菜誰又能吃得下去呢。天沒有門,地沒有壁。在葫蘆棚上種冬瓜,雙手扶著犁耕地水沒過膝蓋。跳過金圈,吞下栗棘,用氈拍板對著無孔的笛子。真委屈啊,獨腳山魈還能雙踢。去年冬天沒炭燒,今年肯定也沒火取暖。饑餓時餓得眼睛發黃,窮困時窮得只剩一副骨架。
叢林:指寺院。
開爐日:寺院冬季開爐取暖的日子。
殘杯冷炙:吃剩的酒食。
栗棘:比喻艱難、棘手的事物。
氈拍板:一種打擊樂器。
無孔笛:禪宗常用以比喻無法用言語表達的禪理。
山魈:傳說中的一種鬼怪。
赤骨力:形容極其窮困,瘦得只剩骨頭。
此詩為禪宗偈頌,創作于寺院環境中。禪宗寺院有特定的生活規律和修行方式,開爐日等是寺院生活的一部分。作者可能處于寺院清苦的生活環境,在修行過程中對禪理有所感悟,借詩表達對生活和禪理的思考。
這首偈頌主旨圍繞寺院清苦生活和禪理感悟。其突出特點是語言通俗,用奇特的意象和表現手法傳達禪意。在文學史上,它是禪宗文學的一部分,反映了禪宗獨特的思想和表達方式。
風光緊急。三月俄三十。
擬欲留連計無及。綠野煙愁露泣。
倩誰寄語春宵。城頭畫鼓輕敲。
繾綣臨歧囑付,來年早到梅梢。
春已半。芳草池塘綠遍。山北山南花爛熳。日長蜂蝶亂。
閑掩屏山六扇。夢好強教驚斷。愁對畫梁雙語燕。故心人不見。
冶態輕盈,香風搖蕩,畫欄淑景初長。彩霞深處,明艷奪昭陽。試問沈香舊事,應勸我、莫負韶光。多情是,低徊顧影,云幕淡微涼。
人間,春更好,一枝斜插,猶記疏狂。到如今潘鬢,暗點吳霜。樂事直須年少,何妨拚、一飲千觴。醺醺醉,壺天向晚,春思正悠揚。
莫嫌春淺。寒威俱斂。陽和至此時方見。
木君敷令,把雪霜掃斷。要集德星勝伴。
為有仙翁,正爾名喧蕃漢。眉壽比、聃彭更遠。
兼資勛業,已中雙雕箭。清步槐庭影滿。
春殘日日風和雨。煙江目斷春無處。
山路有黃鸝。背人相喚飛。
解鞍宿酒醒。敧枕殘香冷。
夢想小亭東。薔薇何似紅。
青女飛花濃剪水。寒氣霏微度窗紙。人間那得骨為簾,有麒麟尊有蟻。
笙簧凍澀閑纖指。香霧暖熏羅帳底。卻教試作忽雷聲,往往驚開桃與李。
野亭問柳今朝試。更訪小園開未。
月下山橫空際。兩兩修眉對。
騷人對此增高致。意入筆端清邃。
投分周郎心醉。真解消人意。
細草芳南苑,東風里、贏得一身閑。見花朵繡田,柳絲絡岸,沼冰方泮,山雪初殘。
又還是,隴頭春信動,梅蕊入征鞍。月里暗香,水邊疏影,淡妝宜瘦,玉骨禁寒。
泛金溪上好,開幽戶、聊面翠麓云灣。知道醉吟堪老,名利難關。
算書幃意懶,宦途游倦,舊時習氣,惟有躋攀。擬待杖藜花底,直到春闌。
黃鳥嚶嚶,曉來卻聽丁丁木。
芳心已逐。淚眼傾珠斛。
見自無心,更調離情曲。
鴛幃獨。望休窮目。回首溪山綠。
河漢風情,庭戶夜涼,皓月澄秋時候。冰鑒乍開,跨海飛來,光掩滿天星斗。四卷珠簾,漸移影、寶階鴛甃。還又??礆q歲嬋娟,向人依舊。
朱邸高宴簪纓,正歌吹瑤臺,舞翻宮袖。銀管競酬,棣萼相輝,風流古來誰有。玉笛橫空,更聽徹、裳霓三奏。難偶。拚醉倒、參橫曉漏。
歌舌鶯嬌,舞腰蜂細。華堂是處皆頤指。
四弦獨擅席中春,移船出塞聲能繼。
慢拈幽情,輕攏柔思。其中有口傳心事。
主人燈火下樓時,偏渠領略深深意。
榴花庭院戲氍毹。水剪雙眸畫不如。
莫恨未能通瑟僩,只今先已辯之無。
虎晴淺綴新花帽,龍腦濃熏小繡襦。
乃祖未須貽厥力,及時須讀五車書。
春色匆匆,三分過、二分光景。吾老矣,坡輪西下,可堪弄影。
曲水流觴時節好,茂林修竹池臺永。望前村、綠柳蔭茅檐,云封嶺。
蜂蝶鬧,煙花整。百年夢,如俄頃。這回頭陳跡,漫勞深省。
吹竹彈絲誰不愛,焚琴煮鶴人何肯。盡三觥、歌罷酒來時,風吹醒。
花信今無一半風。芙蓉出水幾時紅。看成弱柳陰陰綠,自在遷鶯巧語中。
風傍戶,月留空。金尊相對醉珠櫳。歸鞭欲指江南去,回首霞標憶舊峰。
柳眼傳情,花心蹙恨。春風處處關方寸。
朱簾卷盡畫屏間,云鬟半亸羅衣褪。
燕語鶯啼,日長人困。魚沈雁斷無音信。
琵琶聲亂篆煙斜,寸腸欲斷無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