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柳圓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竹實滿秋浦,鳳來何苦饑。
還同月下鵲,三繞未安枝。
夫子即瓊樹,傾柯拂羽儀。
懷君戀明德,歸去日相思。
秋浦之地有很多竹實,鳳凰為何還苦于饑餓。就像月下的喜鵲,繞樹三圈還未找到安棲的樹枝。先生您就像玉樹一樣美好,垂下枝條輕撫鳳凰的羽翼。我懷念您的美德,回去后會日日把您思念。
竹實:竹子所結的果實,傳說為鳳凰所食。
秋浦:地名,在今安徽貴池西。
夫子:對男子的尊稱,這里指柳圓。
瓊樹:玉樹,比喻人風姿秀美。
傾柯:垂下枝條。
羽儀:鳳凰的羽翼,這里借指鳳凰。
明德:美德。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白一生交友廣泛,在游歷過程中結識柳圓。他可能在秋浦與柳圓分別時,為表達對柳圓的欣賞和不舍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柳圓的贊美與思念。以生動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現了李白詩歌浪漫飄逸的風格,體現了他在贈別詩創作上的藝術成就。
渺渺凌波去絕蹤,每看遺掛恨重重。魂同睡蝶招難返,血比啼鵑拭更濃。黃土有情封玉骨,青銅無計鑄花容。君行正近高唐路,腸斷巫陽第幾峰。
人歸石城邊,鳥沒白沙尾。秋風涼蕭蕭,波靜月如洗。水鳧棲不定,半夜猶飛起。
真人已悟,四海名先到。只為有聲聞,卻隔了、玄元妙道。可憐仙骨,落入鬼形骸,一般衰,一般老。空恁一般了。豈知玄妙。剛被身心傲。度日若聾盲,誚不識、丹砂爐灶。好將二物,鼎內結成丹,服餌了。得長生,攜手歸蓬島。
萬法如有功,夢事應存體。但知一月真,寧許墮非是。
遠道綿凄碧。映柳堤疏淡,香沁痕窄。翠縷藍紋,暗侵裙屩,前度晴陌。驀秋入清商,淡霜新弄井甸色。料玉關,長路客。夢綠上闌干,青縈簾際。無復落花黏處,那人相憶。疏密。平蕪寂寂。甚夕陽、也判今昔。馬嘶殘照,蛩吟荒砌,冷煙淺羃。問望眼王孫未歸,何處尋往跡。恁{滯心}人、風露夕。且樹蕙滋蘭,披靡纖影漫惜。好待遲遲春日。
憐底眾生病,餐嘗略不厭。蒸豚揾蒜醬,炙鴨點椒鹽。去骨鮮魚膾,兼皮熟肉臉。不知他命苦,只取自家甜。
許公碑石尚參天,科斗消磨不記年。公子經綸唐第一,鄉邦述作近誰先。
萬頃玻璃上,輝輝玉一環。望中青似粟,約莫是君山。
今年田事謝蒼蒼,盡有瓶罌卒歲藏。只恐主家增斛面,雙雞先把獻監莊。
百草競春色,惟菊有秋芳。豈不涉寒暑,本性自有常。疾風吹高林,木落天雨霜。誰知籬落間,弱質懷剛腸。不怨歲月暝,所悲迫新陽。永歌歸去來,此意不能忘。
蘚徑踏層斑,高林古木間。雁隨平楚遠,云共太虛閑。晚靄昏斜谷,晴陽露斗山。將身就清曠,名路爾何顏。
誰種此亭竹,當樽一問君。相看成野意,自覺遠塵氛。幽色霜前見,秋聲月下聞。醉來堪隱幾,清夢入湘云。
南溪得雪真無價,走馬來看及未消。獨自披榛尋履跡,最先犯曉過朱橋。誰憐屋破眠無處,坐覺村饑語不囂。惟有暮鴉知客意,驚飛千片落寒條。
久客厭舟居,沖寒步沙磧。披榛得微路,偶值高唐驛。窗前十二峰,峨峨倚天碧。其左連荊衡,其右控梁益。宋玉不可招,陽臺渺無跡。驛樓枕其下,弘敞冠斯邑。驛宰吾故人,相逢話疇昔。邀我向茅茨,問我今何適。慷慨具殽酒,侯鯖雜梨栗。情真覺易醉,出門眾山夕。猿鳥互哀鳴,松風亦蕭瑟。雖云志四方,還灑楊朱泣。
春園開宴沸歌鐘,盛事嘉辰豈易逢。名向御毫題處重,恩從宮醞賜來濃。浮煙故傍池邊柳,鳴雨先傳閣外松。更對翠峰移錦席,幸于休沐得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