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入山距出山五十五日竹屋青燈山陰杖屨忘其癡不了事矣隨所賦錄之得二十首 其十 煮茶
枯樵生活火,清瀑薦靈芽。且賞此味永,從渠客未嘉。
枯樵生活火,清瀑薦靈芽。且賞此味永,從渠客未嘉。
湘簾跨出尚逡巡,
要使郎看要避人。
立近小紅窗一角,
半容嬌眼半遮身。
碧水何逶迤,東風吹沙草。
煙波千萬曲,不辨嵩陽道。
秋夜沈沈禁漏長,錦筵紅燭對離腸。
宦游早散辭知已,客思明朝嘆異鄉。
楊柳驛亭山靄碧,芙蓉江路水風涼。
云衢莫怪蹉跎久,材大終應柱廟堂。
香霧漫空濕,珠簾窣地橫。云圍月擁見卿卿。受盡輕憐痛惜不分明。
紅淚彈前恨,心香警舊盟。瑤華密帳絮三生,怊悵五更風急斷魂驚。
四顧巍峨鎖碧陰,松風和雨響于琴。
居山不用逃聲色,百鳥歸來何處尋。
雪覆喬林同一色,清光上下含虛碧。
采樵人立渡頭寒,極目圓蟾為誰白。
南北東西四面風,
行人勞逸自然公。
尚嫌流水無情甚,
一例滔滔只赴東。
疏迂甘病足,天地合藏身。未即辭城市,何緣謝世人。恨無山在眼,愿與鹿為鄰。暑日情真倍,蕭蕭水石濱。
吾門客不到,永晝雀堪羅。竹色間巾拂,池涼飐芰荷。片云蹙日卷,雙燕掠蟲過。忽憶臺端使,詩成只自哦。
睡起看云坐,敲門報吏來。受書驚鯉躍,投李得瓊回。思為源泉劇,辭遵北興裁。不須共林石,三復野情開。
瑞云擎出捧珠龍,
十二時堂建合宮。
□□頒常同正朔,
要令聲教混華戎。
莫上高樓望遠峰。故園還在別離中。
行行歸雁催春訊,日日征帆映碧空。
歌慷慨,醉朦朧。出門偏遇打頭風。
梅花縱好君休戀,第一無情是此公。
郁水靈洲去后思,逢迎倍憶別離時。
一尊滕閣論文酒,百字星巖墮淚碑。
紫闥已聞虛席久,白云何事出山遲。
東西賜履元非遠,已擬清風吉甫詩。
亂柳香風吹店,酒簾河外青。傍水陌、細語殘鵑,春陰底、喚上旗亭。
中年哀絲怨竹,潛催換、鬢雪和夢驚。甚候烽、起滅江關,無人睇、故國塵暗生。
悵悵病辭茂陵。銅仙去后,劫灰怕問昆明。氣挾幽并,舊人是、米嘉榮,江南落花風景,且訴與、十年情。
傷懷步兵。澆愁但愿醉,無淚傾。
遙波無際,片帆不動,煙雨繞江樓。
洞房春曉,珠簾半捲,人在柳梢頭。
桃花浪漲春愁遠,此意倩誰留。
訴與春庭落花知,道又恐、落花愁。
暮年秋色戀江鄉,
酒熟魚肥蟹著黃。
已見廬山非入夢,
一帆風穩稱歸航。
儒林盡拜渥恩新,勇退如公復幾人。
丹鳳樓前初解組,白鷗江上漫垂綸。
香山會好誰同社,彭澤風高自卜鄰。
愧我有親違省問,南歸無計接芳塵。
數聲歸笛離春浦,
一片孤帆過洞津。
到岸舍舟常式事,
何須更問渡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