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樂府三首 楚妃嘆
幽閨情脈脈,漏長宵寂寂。草螢飛夜戶,絲蟲繞秋壁。薄笑夫為欣,微歡還成戚。金簪鬢下垂,玉箸衣前滴。遙看云霧中,刻桷映丹紅。珠簾通曉日,金華拂夜風。欲知歌管處,來過安樂宮。季月雙桐井,新枝雜舊株。晚葉藏棲鳳,朝花拂曙烏。還看西子照,銀床系轆轤。
幽閨情脈脈,漏長宵寂寂。草螢飛夜戶,絲蟲繞秋壁。薄笑夫為欣,微歡還成戚。金簪鬢下垂,玉箸衣前滴。遙看云霧中,刻桷映丹紅。珠簾通曉日,金華拂夜風。欲知歌管處,來過安樂宮。季月雙桐井,新枝雜舊株。晚葉藏棲鳳,朝花拂曙烏。還看西子照,銀床系轆轤。
燈熒熒,風泠泠。
寒蛩喧破壁,落葉下空庭。
惆悵生涯頭易白,崎嶇世路眼難青。
天宇真寥廓,寧辭目送勞。
風鴉爭獨戍,霜隼下晴皋。
遠岫寒逾凈,孤云懶更高。
稻粱何處覓,吾亦等鴻嗷。
正清秋天氣雨初晴,薄暮嫩涼侵。漸白萍風起,蓮衣零落,桐葉蕭森。來雁不傳芳訊,云樹影沉沉。減卻清游興,冷醉孤吟。
望處半竿殘照,共炊煙一縷,閣住疏林。卻高樓誰倚,橫笛訴離心。怕思量、八年前事,任疏花、紅瘦倦幽尋。無聊甚、倩如鉤月,來伴更深。
一觴一詠最宜春,秋以為期倍入神。
閱盡炎涼交耐久,撇開雅俗局翻新。
題糕佳節逢今日,畫餅虛名愧此身。
飲興方酣詩導引,如雷驚起蟄蟲伸。
詩有同聲和,人皆雅量宜。
共茲三不朽,結作兩相思。
華表仍歸鶴,蘭亭欲附椑。
春蠶雖已老,猶自有馀絲。
覆土為此山,欲以種芳樹。山成樹轉多,相呼掇芳去。
有峰如玉筍,其勢高插云。我欲招諸生,引手排天閽。
山頭日漸上,山下日漸明。遲爾五色鳥,來為吾道鳴。
揭衣登西嶺,風葉寒颼颼。極目望天際,有鶚橫清秋。
心清見肝膽,水清見毛發。一私無所容,圣功由是作。
形直影亦直,形曲影亦曲。曲直各有自,吾當慎吾獨。
人世少知遇,百年懷抱孤。山亭坐虛敞,邈與天為徒。
周禮久不作,澤宮變荒圃。開亭集賓佐,觀者日盈堵。
高堂弦誦息,呼童撤皋比。開軒望北山,靜以省吾私。
山房白日靜,左右列圖書。哲人久不作,掩卷空欷歔。
有池大如斗,瀰瀰北山下。朝拾五色羽,鳳凰浴初罷。
山坳最深處,游人慎莫入。曉來云氣腥,中有神龍蟄。
北山有危坡,都植蘭與蕙。平生性好修,掇拾以為佩。
開徑入松林,松香滿冠屨。行行細護持,茯苓在深處。
開園種修竹,竹實生何遲。玄云閉白日,鳳凰正苦饑。
山勢何糾紛,龍頭突然起。蛇蟲走其足,竄伏莫敢視。
憶昔侍金鑾,顧瞻龍尾道。今日登高岡,彷佛夢中到。
江上高人未肯來,
京華秋鬢獨徘徊。
饒渠看取潮頭月,
莫戀林香待放梅。
谷雨宜晴花亂開,
一壺春色聚書齋。
園林此后無車馬,
竹杖芒鞋政自佳。
杖藜江路雪方消,獻歲初過善世橋。
為許阮公持白馬,便逢支遁論逍遙。
山寒竹樹鳴蒼玉,窗暝梅花照絳綃。
今日長干禪藻盛,風流何必減南朝。
竟日人聲斷,空山一二家。
猶憐中夜雨,不礙曉來花。
健飯蔬如肉,沖寒酒當茶。
飛潛各有性,貧樂付天涯。
風軟湖光遠蕩磨。
春衫初試薄香羅。
踏青無計奈君何。
莫笑老來多歲月,
肯教閑去少詩歌。
長安陌上有銅駝。
數畝金蓮萬朵黃,
凌晨浥露色輝煌。
薰風拂檻清波映,
并作芙蕖滿院香。
花影鎖春眠。慵捲湘簾。墨痕濃染衍波箋。愁緒幾番拋玉局,試卜金錢。
袖惹水沉煙。小立風前。羅襦緩帶瘦腰纖。樓畔垂楊空舞影,閑卻秋千。
空江遙夜引磁卮,忽憶西堂觴別時。寂歷檐花鶯睡合,交加庭樹月來遲。講筵誤列通家胤,行卷榮留學士詩。敢倚疏庸濫甄拔,還應吐握要周知。
江海嘗聞小一卮,乾坤須信有窮時。古人不必論成敗,世路何能較疾遲。卻笑俚生多識字,亦知夫子□工詩。何如并付滄州去,明月清風兩不知。
傾倒陽關雙玉卮,不勝臨上小舟時。云山萬壑烏飛盡,風雨半江人睡遲。世濟嵇康非傲吏,天窮梅薄可緣詩。秪應待得丹成去,鶴背猶能謝故知。
蕓草吹香撲研屏,遠峰數點隔江青。門前夢絕征書擾,閑坐南薰注六經。
晚江如畫晚山孤,萬頃煙波一釣徒。縱有羊裘休浪著,客星昨夜照東吳。
山高月小水迢迢,斷岸微茫夜寂寥。三國英雄誰復在,船頭煙浪坐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