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雨
飄飄雨色亂,終日悮聞聲。
釣客呼持笠,牧童喜啜羹。
輕香樹下滿,余響谷中清。
為謝登臨者,枕流洗耳傾。
飄飄雨色亂,終日悮聞聲。
釣客呼持笠,牧童喜啜羹。
輕香樹下滿,余響谷中清。
為謝登臨者,枕流洗耳傾。
雨絲飄飄,天色也隨之混亂,一整天都聽錯了雨聲。釣魚的人呼喊著讓人拿斗笠,牧童開心地喝著羹湯。樹下彌漫著淡淡的清香,山谷中還回蕩著清脆的余音。我要感謝那些登山臨水的人,他們枕著溪流,傾耳聆聽。
悮:同“誤”,錯誤。
啜:喝。
為謝:猶言“多謝”。
枕流洗耳:指隱居山林,不問世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但從詩中描繪的山間雨景和閑適氛圍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山間時,被雨中景色所感染,從而創作此詩,當時心境閑適愜意,對自然美景充滿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間雨景,展現自然之美,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和獨特的審美。
驪黃猶易辨,牝牡苦難分。羈靮垂楊下,誰空冀北群。
玉龍千丈自夭矯,飛雨十里長廉纖。愚柳一見心眼爽,未須界圍觀水簾。
甚移床避夢,選硯供年,瘦不關秋。借個蒲團坐,更焚香掃地,五字蘇州。今宵落梅風緊,還替縞衣愁。又蝶路吹紅,魚天漲碧,暗被春勾。溪流。蘸飛雨,任綠影沉沉,那見簾鉤。一舸浮家約,怕苔生釣石,換了叢鷗。采香俊侶都懶,新社待誰修。便想到斜街,賣花聲過何處樓。
槐龍舞修影,頹景忽西沒。空庭漾金波,坐待月東出。臨風思傳觴,沃此支離骨。開門拜嘉惠,正得杯中物。
亭角留題跡尚存,半遭雨蝕半塵昏。一般勝地無人跡,凝碧荒寒晝掩門。
煙雨催春春欲歸,荒城最少是芳菲。生憎浦口多鴻雁,食盡蘆花未北飛。
院落深沈午漏遲,松花香拂柳風吹。青山蔽戶晝長暝,野鳥當窗時獻奇。滿眼簿書空汗漫,一年春事又離披。乾坤俯仰無窮意,并入孤懷幾首詩。
除卻韜鈐有秘經,中宵說劍鬼神聽。霜蹄快逐乘黃馬,燕貪高沖太白星。載筆金門期射策,橫戈沙漠待犁庭。壯夫不作陽關別,客舍休歌柳色青。
嚶嚶鳥鳴如客情,行行柳眼向人青。投心舊友春成物,汲水前溪月下瓶。
聞歡遠行去,相送方山亭。風吹黃蘗藩,惡聞苦籬聲。
雄文元命世,直氣早成風。受任衰遲后,安邦反側中。回天深有力,扈圣恥言功。事已身隨去,驚嗟柱石空。唐弊文初喪,書成法至今。雍容趨圣處,深切可人心。氣力知難繼,風流喜不淫。懸知公欲謝,異說勇交侵。推轂誠多士,登龍盛一時。西門行有慟,東閣見無期。念昔先君子,嘗蒙國士知。舊恩終未報,感嘆不勝悲。
梧桐高十丈,虛閣正相齊。戶敞龍飛入,檐垂鳥下啼。山光開畫障,人語落丹梯。夜有游仙到,流云濕暗題。
雪意滿鄉山,寧親復此還。臘前見梅蕊,江上候柴關。入饌鮮魚白,升堂舞袖斑。別君增永感,飄泊愧愁顏。
蟋蟀吟前除,鹍雞鳴夕陽。聞君采芙蓉,辛苦涉秋江。秋江不可際,沐浴休此堂。俯視白日速,仰見浮云蒼。清機理瑤詠,尊酒聊慨慷。感茲千古情,前期渺茫茫。伊余旅琳宮,客歲寒方冱。及此屆金商,月琯已十度。茲豈無故然,天地有成數。憂患茍不歷,誰能辨甘苦。顧慚駑鈍姿,厲此松柏固。片言勖余心,馨香擬蘭杜。
自笑傭書客,酰酸本性成。癖惟耽涉獵,愚不解逢迎。敢道儒冠誤,方資禿筆耕。文章愧韓愈,奚怪得狂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