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洞 其七
松筠玉立見長身,瓊館沉沉遠楚氛。裂石看傾三峽雪,解衣同試一甌云。朮畦曉露初收藥,蘭徑秋風靜吐薰。為拂蒼崖題歲月,重來應復感斯文。
松筠玉立見長身,瓊館沉沉遠楚氛。裂石看傾三峽雪,解衣同試一甌云。朮畦曉露初收藥,蘭徑秋風靜吐薰。為拂蒼崖題歲月,重來應復感斯文。
八年前會晤,猶憶刺桐鄉。
君眼雖非白,吾顏已過蒼。
有求皆妄想,無欲是良方。
不學神仙術,他時共一觴。
開軒但覺快心眸,百載云煙靄未收。
誰謂昔人成邁往,每于遺墨見風流。
看中猛勢驤龍虎,藏處寒光射斗牛。
白璧一雙猶莫報,受君此惠等山丘。
君侯憂國念,食頃詎能忘。
盡變庖廚饌,全銷燕寢香。
連朝成靄靄,中夜忽浪浪。
坐想溪十曲,恩波似個長。
大哉我宋得天下,仁比三代澤過之。太祖太宗貽典則,真宗仁考父母慈。
熙豐足國振百度,要使宇內無蠻夷。哲宗元祐建皇極,敬用賢哲如蓍龜。
百年上下享安泰,萬里一域惟熙熙。春陽浩蕩不肅物,遂使異類窺京師。
當時臣子不知義,視虜豺豹身狐貍。曲生茍活竟亦死,甘墮狡計寧非癡。
三光晦昧五岳墜,二圣北狩無還期。忠臣至今痛入髓,下逮童??猶歔欷。
嗟爾中原舊豪杰,久效左衽心何為。譬如屈伏猛獸下,荷戈伺便當乘機。
如何顏厚不媿恥,反助?虎為熊羆。數窮六十又且半,天意悔禍人知思。
王師六月降時雨,灑爾萬國蘇鰥嫠。汝猶不念汝祖父,靖康狄禍幾無遺。
子孫壯大不能報,臣妾讐虜稱男兒。天戈所麾速響應,拯汝涂炭革汝非。
吾皇仁圣又恭儉,視民如子傷如饑。汝今效順謹勿遲,同我四海長歡嬉。
中郎廚品在,詩老合先嘗。
塵騎將星戴,筠籠柰雨妨。
空遺黃絹句,莫致絳香囊。
此愿何當續,薰風竟一償。
六月不雨旸烏驕,飛蝗更剪深田苗。
農夫抱衾覆一畝,背裂口焦如火燒。
農夫農夫莫怨怒,更有無田可耕處。
昨日長淮禾稻區,白骨成堆今莫數。
金繒百萬去安邊,城壁不修唯壞垣。
人言犬羊盟誓堅,我愿夏日長如年。
衡山開霽雨回風,正直心期自感通。
頓使霑濡千里足,都由精白寸誠中。
誰知憂國丹心在,不與農夫喜色同。
四海正須膏澤潤,豈容別駕最民功。
聽得東風急,吹干小逕泥。
雨多花放早,水滿燕飛低。
貧女不知緯,幽人只此棲。
依依懷去歲,摘茗白壇西。
此是辭家第幾程,道由劍嶺出崢嶸。
上穿密靄聞天語,下領浮云作雨行。
千仞直從人面起,一塵不向馬蹄生。
雖慚仁智粗知樂,憇聽疎松夾水聲。
漫道清明僎,真成首夏天。
南風回礎汗,小雨駐爐煙。
花柳無心對,詩書隠幾眠。
杯茶時猛省,事業媿先賢。
蜀產有奇石,仙人對松鶴。
文理自天成,玉質謝雕鑿。
化工豈眩巧,賦予無適莫。
孰謂人意殊,自作喜與愕。
但當此堅正,俯仰無愧作。
碧柳縈沙路,紅蕖映竹扉。
亭隨山作態,人與石相依。
盛暑深巖冷,通天一逕微。
神清非夢境,端的客來希。
姓名高揭萬人中,奏對縱橫出漢宮。
肯詫一時燕許手,要垂百代惠夷風。
壁間先烈猶忠赤,堂上嘉賓盡醉紅。
常相風流今孰繼,作成儒雅看侯功。
平生不到滄漁溪,邂逅相逢如有約。
遠觀已得環岫奇,俯瞰未識游魚樂。
倚欄初試一銖餌,便有纖鱗最先覺。
須臾蟻雜復蜂屯,短鬣輕鬐恣騰躍。
小魚拙謀謾狂肆,大魚側睨無能若。
餌浮未下眾所爭,百鳥終難勝一鶚。
昔日魯侯思往棠,高情反被軒裳縛。
安得如吾閑暇身,盡日相歡無適莫。
陰春寒生尚可愛,想見六月清風濯。
要須更待明月歸,霜雪喧豗應不惡。
西來一派接天流,誰結危欄占上游。
樹蘸碧波元不暑,沙攢白鷺更宜秋。
沉酣勝處方知味,濡滯窮山未拙謀。
欲把君詩镵翠壁,聲名長與此溪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