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申瑤翁詠物十四首 其三 花影
瑤臺仙態自重重,色相元來未是空。暫試新妝臨曉鏡,更憐殘照倚東風。洛神解佩淩波上,巫女行云度峽中。幾向雕蘭頻想像,蛾眉偏愛月如弓。
瑤臺仙態自重重,色相元來未是空。暫試新妝臨曉鏡,更憐殘照倚東風。洛神解佩淩波上,巫女行云度峽中。幾向雕蘭頻想像,蛾眉偏愛月如弓。
寒蛩寂寂聽無聲,
去雁歸鴻怯遠征。
天意為憐幽草色,
人間始重晚秋晴。
一卉能令一室香,
炎天尤覺玉肌涼。
野人不敢煩天女,
自折瓊枝置枕傍。
漆沮河邊兩岸沙,繞堤十里盡桃花。春風縱使隨流水,落日猶堪斗彩霞。
沙苑煙光近白樓,黃河清渭兩交流。牛羊落日新丘壟,楊柳春風古渡頭。
朝臺云樹晚幽幽,霜老千林木葉稠。
南國秋風吹客鬢,野人歸夢落滄洲。
疏慵未赴公車召,放浪仍耽杞國憂。
廊廟江湖俱寂寞,有懷空倚粵江樓。
萬木凋零盡,知經幾度霜。
獨馀冰玉質,薰得夢魂香。
影入清泉瘦,聲傳畫角長。
每因春爛熳,惆悵失孤芳。
何曾一日不思歸,
請看誠齋八集詩。
到得歸來身已病,
是儂歸早是歸遲。
妾淚如長江,不灑陌上塵。留取雙轍跡,得認君車輪。
君行轍不返,妾淚長在眼。試將眼中痕,與轍較深淺。
昭明遺跡在,有客款禪扉。文藻垂千載,樓臺空夕暉。但留題壁句,莫惜和人稀。伊昔棲遲地,年衰杖履違。
梁代前星耀,鸞旂指石扉。丹黃披丙籍,草木被春暉。殿圮檐椽折,僧寒鐘梵稀。諸公念芳躅,修葺愿毋違。
我嘗高詠古人《古劍篇》,我欲起舞追飛仙。
古來劍解七十二,惜哉后世無人傳。
陸生陸生爾且前,我今試舞雙龍泉。
長兵短接須精練,雌雄閃爍落銀霰。
萬人力敵莫可當,頃刻風云看百變。
忽徐忽疾疑旋蛟,忽連忽斷驚飛雁。
聳躍星流身不見。雨打梨花團雪片。
陸生此時睹之驚絕神,且愿執鞭追后塵。
慎勿輕攜此劍渡江海,只恐雙飛出匣歸延津。
行春冠蓋暫躊躇,誰信東山面目疏。
興盡奚勞風送客,氣和不覺雨隨車。
移民雖恨梁加少,腐粟猶誇漢有馀。
獨嘆吾儒有何貴,自今牛角莫橫書。
蚤登科第入詞垣,謁告南歸又拜恩。莫向雙溪看明月,白云深處有丘園。
都門三月柳垂絲,歌徹桃夭賦遠歸。想得到家春似錦,芙蓉孔雀爛生輝。
觱篥高城夜月明,
軍中少婦憶南征。
可憐七里灘頭水,
流到錢塘是哭聲。
種菜何人此閉門,
萬山高處有山村。
東風乾盡酥醪菜,
葉葉元丘舊酒痕。
八月清秋飄桂香,忽有孤鶴橫空翔。自北南來集予舍,從上下降迎朝陽。
童子玩狎頗馴擾,舒頸引喙如相忘。予當讀易北窗下,義文周孔同一堂。
驚聞哄然整冠出,老幼詫怪爭趨蹌。朱顛突兀丹砂聚,白羽璀璨瓊瑤光。
有時張拱舞應節,有時長鳴協宮商。伴琴掠舟差可擬,挾仙纏跨羞與方。
東坡誕感夢涉妄,衛懿乘軒陋禽荒。嗟予對之增感嘆,俯首沈思幾彷徨。
一舉千重平生志,豪門苑囿飽昂藏。胡為倀,不自擇,戢羽故傍貧家郎。
名為仙禽拙施計,頗類老朽空奔忙。鳴呼,會須一日奮飛翮,扶搖直上穹蒼碧。
納新吐故壽千百,逍遙永伴蓬萊客。鶴乎,鶴乎,應汝職。
粳粒微紅愧食珍,
蕨芽初白喜嘗新。
摩挲便腹無憂責,
我是人間得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