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詠貧士七首 其二
淵明抱歸興,未老辭華軒。
應謂役于人,豈如歸田園。
在家貧亦好,滿眼是風煙。
親戚可晤語,書史可精研。
妻子識此意,相對無間言。
時取新酒漉,一笑中圣賢。
淵明抱歸興,未老辭華軒。
應謂役于人,豈如歸田園。
在家貧亦好,滿眼是風煙。
親戚可晤語,書史可精研。
妻子識此意,相對無間言。
時取新酒漉,一笑中圣賢。
陶淵明懷著歸隱的心意,沒到年老就辭去了高位。他認為受別人驅使,哪比得上回到田園。在家即使貧窮也很好,滿眼都是自然風景。能和親戚交談,還可精心鉆研書史。妻子理解他的心意,相對沒有隔閡。時常濾出新酒,一笑間好似體悟了圣賢之道。
歸興:歸隱的心意。
華軒:指官位顯要者所乘的華麗車子,這里代指高位。
役于人:受別人驅使。
風煙:指自然風景。
晤語:對面交談。
漉:過濾。
中圣賢:指飲酒。古人稱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
蘇軾被貶期間,生活困苦,他從陶淵明的作品中找到精神寄托,和陶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此詩創作于蘇軾在困境中,借陶淵明之事來抒發自己對安貧樂道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陶淵明歸隱田園、安貧樂道的生活。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它體現了蘇軾在困境中對精神世界的堅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蘇軾對陶淵明的推崇以及這種文學傳承。
荀家才妙誕慈明,蹀躞云駒類所生。舊業留存銅雀研,賜袍剪作鐵花繃。已知瑞國徵三索,但祝成人享太平。河朔恰逢消夏會,歡傾百斗故人情。
好道耽詩別有天,呼朋吆友各忘年。寧能超脫塵寰外,且自勾留醒醉邊。多事能拋容我懶,此心半老乞誰憐。依稀囈語曾相約,會釣溪山待勝緣。
有志經邦國,無憂及子孫。凄涼柱下史,慷慨殿中言。發已生離白,聲還死別吞。空山一杯酒,何日奠忠魂。
無正文。
昔往興遄盡,今游期未齊。天連華蓋起,山抱白云迷。樹老時來鶴,星低半在溪。故人題筆在,遺墨似鴉棲。
風雨羊腸道,飄零萬死身。牛兒朝共載,木客夜為鄰。庾子江南夢,蘇郎海上貧。悠悠看晚渡,誰是濟川人。
青山如畫酒如泉,高會分明十載前。錦軸為君題壽句,便驚春色滿榆川。
貌比年加老,憂如病轉深。風檐驚淅瀝,竹徑怯陰森。獨立籌家難,朋來阻歲祲。遠書思過雁,危坐自沈吟。
水邊山下懶尋伊,折放瓶中看一枝。一片飛來沾硯滴,似嗔老子不題詩。
客舍燕臺對雪眠,別來心跡兩茫然。青山有地淹貧病,白日無情換歲年。駑馬極知難附驥,玉堂真嘆遠瞻天。新詩海內流傳遍,憑寄楓林水石邊。
昔賢遺宅懸千載,此日高旌到二公。人去碧山空有鶴,興來彩筆總如虹。晚搴蘋藻春云里,醉倚蒹葭暮雨中。今古重傷回首地,幾誰飛閣坐層空。
天道茫茫竟莫回,忍看瓊樹掩泉臺。二三歲長能知孝,十六詩成總是哀。夷甫鐘情言服簡,樂天垂淚字題崔。會須積善如先世,重有麒麟入夢來。
別餞別尤苦,輾轉那得寐。后會倘可期,握手三致意。
性命根基奧。道本陰陽造。孤守靈光一點清,殆失觀天道。三盜宜深討。四象當逆考。奪得乾坤造化權,結就圓明寶。
睡眼拭朦朧,開門雪正濃??蛠砻耘f徑,虎過識新蹤。浦遠渾無鶴,林疏只有松。惜琴如不解,酒興若為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