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堯俞韻
海頭歸到峽江濱,新歲殘年只并隣。
梅自多情工惱客,月如知己輒親人。
江山縱肯容吾老,猿鶴應嫌不自珍。
從此扁舟須駕閣,名教魯史續書麟。
海頭歸到峽江濱,新歲殘年只并隣。
梅自多情工惱客,月如知己輒親人。
江山縱肯容吾老,猿鶴應嫌不自珍。
從此扁舟須駕閣,名教魯史續書麟。
從海邊歸來來到峽江邊上,新的一年和過去的殘年緊挨著。梅花自作多情,總是惹惱客人;月亮如同知己,常常親近人。江山縱然肯讓我在此終老,猿猴和仙鶴也會嫌我不懂得珍惜自己。從現在起,小船應該擱置起來,要在名教和史書中續寫自己的事跡。
海頭:海邊。
峽江濱:峽江邊上。
工:擅長。
輒:常常。
縱:縱然。
駕閣:擱置。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
魯史:指《春秋》,這里泛指史書。
書麟:麟是祥瑞之物,書麟有記載美好事跡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明確。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經歷了一段漂泊后回到峽江,新歲交替之時,感慨時光與自身境遇,同時也有想要有所作為、留名青史的想法。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對時光、自身處境的感慨以及立志有所作為的抱負。其特點是借景抒情,將自然景物與自身情感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能反映出詩人當時的心境和情感世界。
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聞挽歌。千金買穴望卿相,不道洛陽人葬多。長安歸來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雕闌華礎滿前楹,盡是當年墓邊石。墓邊野老鬢如絲,自言曾見筑墳時。轉頭石馬臥荊棘,白楊蕭瑟秋風悲。白日西流水東逝,眼見君家葬三世。舊時隧道盡為田,新墳苦作千年計。寄語洛陽諸少年,對酒莫惜黃金錢。縱有穹碑勒勛業,文章誇靡誰能傳。君不見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至今三月看花人,載酒去澆墳上土。
招提萬山底,古屋蔽煙霞。密竹先秋意,長藤過夏花。繁陰沈雨腳,清響漱云牙。老衲眉如雪,相逢話作家。
逍遙八十丈人翁,東觀談經擅漢宮。自昔迂狂辭水部,遂令疏懶絕山公。廣陵濤涌聲猶壯,廷尉羅張客盡空。一代風云雖遇合,遺書猶在茂陵中。
人人盡道把麾難,南北端公亦戰鞍。名與世存身可死,恨同天大父無官。孤墳一任樵夫識,遺事今歸野史刊。無限青山臨劍水,更聞袞袞豸為冠。
春水畫船如屋里,船頭吹笛隔花聞。并刀落手碎玉斗,椰蜜分香屬紫云。上客日傳金帖子,美人夜織錦回文。高堂醉臥氍毹月,肯信東家帳有蚊。
百丈金剛不壞身,是誰位置冠風塵。彌天大愿終何補,人自無明國自秦。
風酣雨軟裊檐絲,端負吾人痛飲師。使者嶺梅傳信遠,王孫芳草怨歸遲。釀成紫府無端夢,開到朱欄第幾枝。欲問東君挽流轉,顛狂好在曲江詩。酷愛春如蜂蝶迷,還憂青帝學班師。愁城恨壘挨排到,酒約花期賭當遲。端負江湖歸去棹,最關桃李別來枝。松丸暖動蟾蝫滴,消殺風光盍付詩。
雨打潮門流海煙,隨風散落鳳城前。愚臣獨抱枯魚泣,何日金雞下九天。
千秋深谷或為陵,秦漢紛紛未足稱。帝系縱非同姓繼,廟謀何異一家承。人間覆轍常重蹈,海底沉船不自升。賈誼陳書空痛哭,誰曾前席問衰興。
山世行藏本不羈,江東節序片帆隨。三朝猶是嘉平臘,一集又題丁卯詩。赤石青林含古色,白沙翠竹照清漪。春風浩蕩鷗波興,終要南山霧豹姿。
西游已許識行藏,又趁黔中六月涼。臨別憑高成一顧,夜郎山色碧蒼蒼。
邪氣豈能干正氣,妄心自不勝真心。治心養氣無多術,一點能銷瘴毒深。
青春攜策赴甘泉,邂逅金陵北上船。杰觀并游鳷鵲底,高臺同宿鳳凰前。飛身碧漢三千仞,散發滄浪二十年。慚愧操觚成白首,紫薇黃閣共周旋。
大鎮開戎衛,雄城雉堞連。仙人曾鑄鼎,帝子復停船。夜雨燒燈后,春雷起蟄前。邊隅今已靖,佇聽凱歌旋。
為人性癖愛幽居,結得幽居畫舫如。沙嘴曉風開幔入,檐牙晴日落窗虛。廚空尚有仙家酒,歲晏能來長者車。汲澗綆寒因煮茗,鑿冰船發為叉魚。米顛癡絕尤眈畫,鄭老窮愁卻著書。爐篆寶香薰篤耨,硯泓春水滴蟾蜍。紙浮玉色供臨拓,月吐虹光照卷舒。許結老年三絕社,須君好事寫歸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