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食筍二首 其二
麞牙鴨腳色相鮮,更遣逢迎酒圣賢。
齊魯大邦應自美,煙霞清興豈相便。
風神肯慢吹成竹,市老能教省直錢。
早晚蕭然文字飲,何須喚作地行仙。
麞牙鴨腳色相鮮,更遣逢迎酒圣賢。
齊魯大邦應自美,煙霞清興豈相便。
風神肯慢吹成竹,市老能教省直錢。
早晚蕭然文字飲,何須喚作地行仙。
獐牙形狀和鴨腳顏色的竹筍色澤鮮艷,再配上美酒相伴。齊魯這樣的大邦本就有美食,可追求煙霞的清雅興致哪能如此便利。要是風神不遲緩地把竹筍吹成竹子,集市老人能讓它價值等同于錢幣。不久后就能悠閑地飲酒談詩,何必把這說成是地行仙的生活呢。
麞牙鴨腳:形容竹筍的形狀,獐牙、鴨腳是對竹筍外形的比喻。
酒圣賢:指酒,古人稱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
風神:傳說中掌管風的神,這里指促使竹筍生長的自然力量。
市老:集市上的老人。
省直錢:價值等同于錢幣。
文字飲:指以詩文下酒,飲酒賦詩。
地行仙:道教稱住在人間的仙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齊魯之地,享受當地美食竹筍和美酒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品味生活,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追求,突出特點是將美食、自然與文學雅事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日常的生活情趣和細膩情感。
上似蓬萊,吐氣委蛇。芳煙布繞,遙沖紫微。
東風吹遍海天涯,隱幾蕭條忽見花。人日鉤詩誰對酒,草堂攜鶴自移家。沖星劍佩真吾事,滿地江湖又歲華。何事步兵從晉室,春來猶詠救侯瓜。
窗外寒雞天欲曙,香印成灰,坐起渾無緒。庭際高梧凝宿霧,卷簾雙鵲驚飛去。屏上羅衣閑繡縷,一晌關情,憶遍江南路。夜夜夢魂休謾語,已知前事無情處。
水穩風涼快長年,歸帆東指白云邊。落花款段兒能御,薦草烏犍手自牽。蜀口戍兵誰飽飯,淮頭編戶幾安眠。野人只愿群賢進,輻湊良籌到上前。萬里來鴻未有書,社前歸燕與人俱。漲痕落后杭巫峽,風力高時略太湖。深愧平生嗟靖節,一匡天下望夷吾。延英入定中興業,早震天聲到鬼區。
蜃噓臺閣倏然生,鰲背蓬壺流不住。我家樓子豈亦然,點點遙峰天際露。朝來一望忽失之,極目蒼蒼但煙霧。當時何處忽飛來,夜半何人偷負去。
慘澹天昏與地荒,西風殘月冷沙場。裹尸馬革英雄事,縱死終令汗竹香。
日出觀群動,人煙雜短垣。未諳垞南路,得似瀼西村。薙草因栽藥,循檐或負暄。兒童關樂意,騎竹戲柴門。
黃塵如霧透膏肓,五國城東月倍涼。天意或成高士志,鬼薪終覺罪名長。死鞋偷壙人還抽,生骨留金夢更狂。剪碎袈裟飛五色,化為蝴蝶到梅莊。
驛樹官橋大道旁。盧溝橫潰去茫茫。沙蟲寂寞成寒夢,石獸低徊吊夕陽。流水逝,戍煙荒。蓬萊風引綠塵揚。挽將滄海魚龍淚,寄與麻姑好種桑。
東風歇。香塵滿院花如雪。花如雪。看看又是,黃昏時節。無言獨自添香鴨。相思情緒無人說。無人說。照人只有,西樓斜月。
一棹花前萬里心,小城煙雨五峰深。溪山嘉客能移棹,書札同人得斷金。只以空談留永日,愧無清句答清吟。烏衣門巷風流在,別后應知有嗣音。
法無偏頗,志尚勤儉。惜賞慎官,好賢納諫。我思大中,亦汔小康。忌刻害治,卒以弗昌。
昏昏落日下墻東,歷歷晴云送去鴻。歲晚蒼槐甘老大,盡將黃葉付秋風。
樓下春郊白馬嘶,樓上佳人玉箸啼。自是王孫歸未得,肯將芳草怨萋萋。
木落江寒秋已賒,不堪時節促年華。只應懷古成長嘯,閑向空庭嗅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