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曲送人十首 其六
白登山寒低朔云,野馬黃羊各一群。冒頓曾圍漢天子,胡兒惟說李將軍。
白登山寒低朔云,野馬黃羊各一群。冒頓曾圍漢天子,胡兒惟說李將軍。
一紀歸來老薜蘿,
須知養壽是蹉跎。
幾人盡向忙中去,
我比時賢日已多。
人世交游蠅逐膻,同床各夢紛糾纏。
霜群雪侶非凡緣,我曹意氣天所聯。
江君逸態何蹁躚,才鋒舌劍驚華筵。
對我俯首常不言,情靈默契游先天。
昔旅于越交雪蓮,三生公案重拈詮。
空山贈答留詩篇,為君提唱君纏綿。
恨不同泛山陰船,明朝筆舞書長箋。
為言日午枕書眠,忽然身到飛來巔。
三生石上某在焉,兩人大笑手拍肩。
恍忽記取前生前,東山微雨西杜鵑。
落花如雪春風顛,吁嗟此境非人間。
夢耶覺耶情乎禪,莊惠觀魚濠水邊。
伯牙入海隨成連,眼中萬象成云煙。
嗟我與子豈不然,會將水牯騎花田,并吹鐵笛空中仙。
陽關唱徹。斷盡離腸聲哽咽。
酒已三巡。今夜王孫是路人。
此情難說。莫負等閑風與月。
欲問歸期。來戴釵頭艾虎兒。
茅店星稀人靜后,正是相思初透。夢繞風林驟,暗憐孤影清宵瘦。
游仙半枕紅妝就,蝴蝶棲香未久。驚起披襟袖,桃花淚染看依舊。
小圃初乾曉雨,雜花爭試新妝。
揉色似觀濯錦,吹香如過河陽。
三歲無諸國里,青春不是花時。
今日小園春半,百般紅紫芳菲。
風雨迷前渡,縱橫萬馬聲。
飛濤能轉石,急浪欲崩城。
滾滾神偏王,茫茫氣不平。
江湖余舊涉,回憶百憂生。
水邊林表幾徘徊,
索笑清尊不憚開。
祗恐對花無好句,
卻成辜負一年來。
公子乘閑臥絳幮,
白衣老吏慢寒儒。
不知夢見周公否,
曾說當時吐哺無。
高樹一蟬催晚晴,
去年同汝聽秋聲。
離愁不入華嚴界,
立向西風卻又生。
當年慷慨誓明神,指日盟心字字真。早識國奴應受命,近傳吳使已稱臣。共和日月風燈影,一統河山戰馬塵。昨日紀元新詔下,太平簫管萬家春。
廟堂只手運神籌,十萬貔貅坐上游。新貴侍中千狗尾,通侯關內幾羊頭。山陽奉祀猶存漢,箕子為奴竟入周。第一功名楚三戶,河山鐵券共千秋。
關塞無塵海域清,中朝知有圣人生。能令冒頓稱臣仆,曾約契丹為弟兄。社鼓已行王氏臘,義旗那有漢家兵。帝王代運尋常事,莫恤千秋身后名。
鳳詔龍書隔歲頒,春風不到五華山。魏王正議三推禮,莊蹻遙連六詔蠻。翡翠明珠無貢物,碧雞金馬閉雄關。飛來一紙陳琳檄,好愈頭風開笑顏。
鰒魚飯罷獨唏噓,一卷兵書握妙機。未許僰人憑地險,要令孟獲識天威。鐵橋紀戰碑猶在,玉斧分河計已非。寄語受恩諸將帥,提軍早奏凱歌歸。
推枰斂手意茫然,絕好金甌竟不全。近畏羅施憑鬼國,遠防巴子據南川。江淮千里杯蛇影,嶺表三軍風鶴天。聞道深宮憂不寐,將軍努力掃烽煙。
落日河山影寂寥,劫灰千載未全消。漫天刀劍脩羅雨,卷地風波宦海潮。五夜鵂鹠長樂殿,三春杜宇天津橋。薄才不上平南頌,好作漁樵答圣朝。
晚眺郊原接鼓鼙,春風春草暮萋萋。
新田落照牛羊見,冥火穿林燕雀低。
拾翠歸人無意緒,吹簫客子怨羈棲。
數逢耆老淹留問,指點當年說大堤。
淡淡秦云薄似羅,
灞橋楊柳拂煙波。
夕陽樓上山重疊,
未抵愁春一倍多。
野堂蕭颯雪侵冠,歷盡人間行路難。
病馬不收煙草暝,孤桐半落井床寒。
長瓶濁酒猶堪醉,敗篋殘編更細看。
此興不隨年共老,未容城角動憂端。
憶昔離家初,招搖正東向。
蹉跎遂及茲,五見絡緯唱。
別時送我人,近聞半凋喪。
想見故山中,累累郁相望。
而我在風塵,焉得長少壯。
感此淚如雨,中宵發凄愴。
夜闌新露重,涼月漸東上。
雖蹉歲華晚,稍覺天宇曠。
會當理歸榜,安能事依傍。
濁醪幸可飲,到口君莫放。
故山重到思依依,
不見霜眉雪頂師。
三十年間真一夢,
夜檠猶記讀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