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峨眉十一首 其九
攙天元有路,絕俗更無村。
孤眺臨崖觜,危升挽木根。
渺茫均遠邇,倏忽變明昏。
佛現(xiàn)驚搜句,巖前萬口喧。
攙天元有路,絕俗更無村。
孤眺臨崖觜,危升挽木根。
渺茫均遠邇,倏忽變明昏。
佛現(xiàn)驚搜句,巖前萬口喧。
登上高聳入云的山峰似乎有通天之路,這里超凡脫俗再也不見村莊。獨自站在懸崖邊緣眺望,艱難地攀爬著要拉住樹木的根。遠處和近處都顯得渺茫一片,轉眼間天色就由明轉暗。佛光出現(xiàn)讓人驚喜得趕緊構思詩句,巖前千萬人都在喧鬧。
攙天:高聳入云。
觜:同“嘴”,崖觜即懸崖邊緣。
危升:艱難地攀登。
遠邇:遠近。
倏忽:很快地,忽然。
佛現(xiàn):指佛光出現(xiàn)。
作者游歷峨眉山時創(chuàng)作此詩。峨眉山是佛教名山,景色壯美,常有奇幻的自然景觀如佛光等。詩人在游覽過程中,被峨眉山的美景和神秘氛圍所震撼,從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描繪了峨眉山的險峻與神秘,展現(xiàn)了佛光出現(xiàn)時的壯觀場景。其語言質樸,情感真摯,生動地傳達出詩人對峨眉山景色的贊美,是描寫峨眉山景色的佳作。
紺殿依巖匝,金題拂露明。因從月下坐,翻擬雪中行。夜覺諸緣息,秋聞萬竅鳴。逢僧都不語,竟巳話無生。
奉禮徒員外,京師枉治中。二郎槐不做,四老橘成空。三鳳壁巖子,雙龍寶劍雄。萬人真莫贖,愁絕老坡翁。一疾那知死,三朝竟不醒。遺羹真慘愴,分肉尚精明。玉樹衣難綵,壁巖氈枉青。英魂千古在,稚子讀書聲。亡恙壁巖日,媒云婦有依。世科君六世,時事彼一時。寂寞吾州隔,諸孤我妹慈。九京逢桂老,東坦愧羲之。
君隨結客去,我乃倦游歸。本愿同棲息,今成相背飛。
一入華元洞,方知境界清。荊榛何代辟,門戶總天成。地迥塵難到,室虛白亦生。野僧能供佛,那得罷逢迎。
酒經談罷又茶經,興落招提醉易醒。小憩不妨諸念息,重來惟記萬松青。野云弄影倏時散,竹韻可人閑坐聽。在處山林無案牘,老當投轄莫勞形。
青山白發(fā)兩相催,且伴宗雷訪渡杯。微雨乍過溪路濕,疏鐘遙報洞門開。暫辭城市人初到,久別家山客又來。莫遣奚僮笑岑寂,詩囊攜得嶺云回。
黟山風雨。歷劫天涯多苦語。琴劍休焚。大患寧馀百煉身。自由堪羨。莫問文章能貴賤。萬古濃愁。成就人間第一流。
達邦大道兩迢迢,金轡玲瓏匹馬驕。腰裊嘶風蹄蹀躞,驤騰掣電尾蕭騷。雄聲已騁才人德,猛氣尤思大將驍。鳳臆龍髯誰可并,郭家獅子著先朝。
榴花嬌欲斗羅裙,石竹開成碎纈文。更有戎葵亦堪愛,日烘紅臉酒初醺。
柳底征鞍花底車。兩行香淚濕紅襦。別來鶯燕已春馀。梳洗樓臺愁獨倚,笙歌庭院醉誰扶。卷簾閑看玉儲胥。
春雨春風花意狂,誰家溪上浣花娘。水流不管花心亂,花落能教水面香。
長風送棹歌,得魚滿笭箵。若逢朝市人,道是江南景。
小樓風定月初斜,紫玉新枝綰落霞。睡起不堪重秉燭,春來愁殺海棠花。
夾岸惟蒼翠,諸峰望不分。光寒猶帶雨,氣濕未成云。蜃蛤乘秋水,牛羊下夕曛。姬人共花語,雙影月紛紛。
新選昭儀進御來,女官爭簇上平臺。宮中未識他名姓,都把花名作字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