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馮貫道赴行在二首 其二
儒雅風流總不如,烝髦久合下旌車。
黃堂報政瓜初及,宣室傾賢席已虛。
楚樹迎船春去盡,吳蓮傍槳雨收余。
留連物色題詩里,健步傳呼有峻除。
儒雅風流總不如,烝髦久合下旌車。
黃堂報政瓜初及,宣室傾賢席已虛。
楚樹迎船春去盡,吳蓮傍槳雨收余。
留連物色題詩里,健步傳呼有峻除。
論儒雅風流誰都比不上你,你這樣的賢才早就該被朝廷征召。你在州府任上政績斐然,任期剛滿,皇帝求賢若渴,宣室的席位已空著等你。一路上楚地的樹木伴著船,春天已悄然過去,吳地的蓮花挨著船槳,雨后的痕跡還在。你留戀沿途景色,把它們寫進詩里,很快就會傳來你高升的消息。
烝髦:眾多賢才,這里指馮貫道。
旌車:指朝廷征召賢才的車子。
黃堂:指州府長官辦事的廳堂,這里代指州府官職。
報政:指地方官任滿將政績上報朝廷。
瓜初及:指任期已滿。
宣室:漢代未央宮前殿正室,這里借指朝廷。
傾賢:渴求賢才。
峻除:指升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馮貫道在地方任職有出色政績,任期結束后被朝廷征召前往行在。詩人與馮貫道關系友好,在其赴行在時寫下此詩表達贊美與祝愿。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馮貫道的賢能和政績,并祝愿他得到朝廷重用。其特點是將對友人的贊美、旅途景色描寫和美好祝愿巧妙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中對友人積極進取的期許。
承恩曾到蓬萊殿,歸住空山歲月深。海上青騾今不返,爐中白兔竟難尋。鄉人共舍刊碑石,弟子能留買地金。云暗洞門春已老,碧桃花落晝陰陰。
棲棲陳蔡道何窮,此地今留俎豆宮。日暮平林天籟發,弦歌疑是魯人風。
銀燭高含曙色光,天雞聲里見東皇。乾坤未毀終開辟,日月方新尚混茫。兒女參差從小起,杯盤次第進椒香。欣欣舉壽慈顏喜,有道曾孫滿北堂。
天公久不試鉛華,盡把清香付此花。白玉堂中春未動,等閑攀折野人家。
報儂白玉,雙龍連環。但令一心,不在多端。
負杖出衡門,登城望絕巘。林疏鳥未繁,山寒草猶淺。去水有來舟,故原見新墾。牧笛誰家村,樵唱春風坂。忽聞雁度初,因念客行遠。緩步歸茅廬,惆悵不能飯。
何堪屈指看花時,并有霜華上鬢絲。宦跡乾坤垂欲盡,世情離合本難期。丹陽劉尹多佳話,京兆張郎不嫵眉。若問同袍辭節后,酒壚茶榻解支持。
生平多宦旅,垂老未遑息。親友念將離,載酒勞行役。良宴不待期,累日繼以夕。未別已綢繆,別去情何極。
朔氣陰陰雪滿貂,小喬玉冷暗香消。世間金屋非難事,長恨無緣貯阿嬌。
位列三臺貴,旌旄障雨深。仁廉兩個字,忠孝一生心。出省輕侯印,歸寧問俸金。攜家半窗月,撐轉古榕陰。
世間多少不平事,卻被同州看華山。我到左馮今幾月,何嘗見得華山顏。三春不識桃李面,四月無鶯但老鴉。誰料浮休癡處士,下車先看牡丹花。
云章落霄漢,煌煌賁天語。存沒俱銜恩,龍鸞翔凍宇。
爪利嘴還剛,殘陽啄更忙。千林蠹如盡,一腹餒何妨。形小過槐陌,聲高近草堂。豈同閑燕雀,唯解占雕梁。
目秀眉清,表正形端,貌似可兒。奈嬉游有術,籃球滑板,貪饞無厭,蒸蟹燒雞。打遍同窗,氣暈校長,外號新編贈老師。驚聞報、到鄰家玩耍,砸壞奔馳。歸來不待威呼,已先道、從今要學乖。看桌前作業,翻書揮筆,池中家務,洗碗刷杯。雖是裝腔,也存真好,燈下燒香夜誦詩。真無奈、嘆生兒如此,啼笑皆非。
人生為郡樂。推拯俗仁懷,濟時英略。和風散蓮幕。把功名一事,暫宜高閣。興來自酌。要酒澆、胸次磊落。比月中玉兔,別有長生,安心是藥。休錯。早還識破,一夢南柯,宦情漸薄。北山素約。試回首,千巖萬壑。況竹林、當日七賢游處,物外驂鸞駕鶴。在爛柯、局畔樵人,看君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