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至都昌初見廬阜連日陰雨忽爾晚晴云氣頓收巖巒盡出截然蒼翠立乎巨浸之中真天下之奇觀也遙望欣然酌酒賦詩
久思廬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陰云知我來,收歛入山腹。
須臾變光景,盡出一山綠。
宛如幾案間,青銅鑄巖谷。
又如墻壁上,古畫掛圖軸。
水光晚蒼茫,風氣秋肅穆。
明朝南康岸,艤棹陟山麓。
歡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久思廬山游,忽至左蠡曲。
倚船初一望,秀色溢我目。
百里堆翠黛,千峰矗寒玉。
陰云知我來,收歛入山腹。
須臾變光景,盡出一山綠。
宛如幾案間,青銅鑄巖谷。
又如墻壁上,古畫掛圖軸。
水光晚蒼茫,風氣秋肅穆。
明朝南康岸,艤棹陟山麓。
歡喜不自持,一杯醉醽醁。
長久以來就想著游覽廬山,忽然來到了左蠡彎曲處??恐醮我煌?,秀麗景色映入我眼中。百里山巒如堆積的翠黛,千座山峰像矗立的寒玉。陰云知道我來了,收斂著躲進了山腹。一會兒光景就變了,整座山都呈現出綠色。宛如擺在幾案間,是青銅鑄就的巖谷。又像掛在墻壁上,是古畫展開的圖軸。傍晚水光蒼茫一片,秋風中氣氛肅穆。明天到南康岸邊,停船登山去山麓。歡喜得不能自控,喝一杯美酒沉醉。
左蠡曲:指左蠡這個彎曲的地方,左蠡即鄱陽湖口。
翠黛:青黑色的顏料,這里形容山巒的顏色。
寒玉:指清冷的玉石,形容山峰的晶瑩。
歛:同“斂”,收斂。
艤棹:停船。
陟:登。
醽醁:美酒名。
詩人乘船至都昌,初見廬山,連日陰雨忽然晚晴,云氣消散,廬山巖巒盡顯,如此奇觀讓詩人欣然有感,于是賦詩記錄下這一經歷和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廬山的秀麗景色,突出特點是運用多種修辭手法生動描繪廬山,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敏銳捕捉和細膩表達,給讀者帶來美的享受。
人間成敗論英雄,
野史荒唐恐未公。
古柳斜陽圍坐聽,
一時談笑付盲翁。
己未秋七月,廿八直官廨。震動起重淵,衰老適相邂。
初聽蛟龍吼,水勢涌澎湃。復擬雷霆怒,擊物刀必夬。
奔走爭一門,洶洶群奪隘。帽脫鮮結纓,袒裼任衣衩。
跬步暗前途,舉足迷所屆。造物胡不仁,或是天地噫。
倉猝遘乖異,喘定神尤憊。戰剽色各變,相對不能話。
招魂幸得活,傾壓分一界。豈是九河復,溝裂分多派。
屋覆勢連雞,墻徹溷貴介。嗟哉土中人,狼藉如填債。
上帝降鞠兇,下土橫彫瘵。貧者束縛去,富室或歌薤。
逆旅親戚絕,慘被蠅蚋嘬。皇仁真浩蕩,發帑賑頹壞。
無主敕官瘞,丁寧勤告誡。小人復貪利,木石十倍賣。
至今露處多,入室如畏蠆。席亦不易得,婦子衣裳絓。
街頭燈火繁,團聚渾結砦。凄涼逢陰雨,鄭圖非所畫。
災祥昧其原,夫子不語怪。俗訛鰲極翻,吾將具十犗。
草堂蕪沒后,來往問樵翁。
斷石荒林外,孤墳晚照中。
數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煙壁曾行處,青云路不通。
今日都無病,黃花酒一觴。
登臨憐老者,風雨過重陽。
稔歲真希有,南天始欲涼。
馀生容茍活,不敢昧蒼蒼。
幾天梅雨后,新水正盈堤。
閒愛登樓眺,時聞好鳥啼。
雄風吹野闊,雌蜺跨山低。
只惜光陰速,晴莎入望齊。
不耐茫茫對此何,
花如吉野月須磨。
如魚邪虎烏烏武,
樹底時時人唱歌。
月來篩影風來嘯,挺雪拒霜標勁操。
淡濃疏密一筆揮,卓然寫出綠卿照。
從來畫工判優劣,判在精神到不到。
寫到心花怒發時,不論直揮與橫掃。
千竿萬竿玉亭亭,敗葉枯枝也覺好。
吸盡渭川真骨髓,莫怪神肖貌不肖。
并世若逢東坡與,也把先生呼笑笑。
莫談吳越少豪雄,煮酒和君唱大風。
自有肝膽連塞北,更持旌節過江東。
詩中沈醉消塊壘,筆底浩蕩起崢嶸。
墨海神游共一勉,金戈鐵夢走蛟龍。
石罅泓渟劍氣潛,
誰將樓閣苦莊嚴。
只知煖熱游人眼,
不道蒼藤翠木嫌。
傾蓋相逢惜別離,等閒談笑盡心期。
它年終解如今日,此念常應寄異時。
馀事不妨多蠟屐,放懷贏得盛留詩。
早攜桃葉尋歸路,準擬花間倒接?。
壽母開年九十三。佳辰就養大江南。
緹屏晃耀新寧國,繡斧斕斑老樸庵。
傾玉斝,擘黃柑。兩孫垂綬碧于藍。
便當刊頌崆峒頂,留與千年作美談。
幾回去國向吳興,出處雖高事不平。
茲以優恩臨北固,不妨禁直寓西清。
羨君決去行何速,愧我求歸計未成。
浙水東西又千里,壯懷堂上未忘情。
泮藻晴香水不冰,天街曉見老人星。已傳多士成髦俊,有待佳兒育寧馨。就日正須朝北闕,臥云終儗返南溟。百年同為斯文壽,醉后題詩上錦屏。
百歲襟懷一片冰,文光笑指璧奎星。珍庖曉報侯鯖熟,寶甕春浮蠟蟻馨。科甲久聞探兔窟,扶搖直儗化鯤溟。同袍盡為先生醉,淮水淮山看畫屏。
緩轡徐驅,兒童聚觀,神仙畫圖。正芹塘雨過,泥融路軟,金蓮自策,小小籃輿。
傍柳題詩,穿花勸酒,嗅蕊攀條得自如。經行處,有蒼松夾道,不用傳呼。
清泉怪石盤紆。信風景江淮各異殊。記東坡賦就,紗籠素壁,西山句好,簾卷晴珠。
白玉堂深,黃金印大,無此文君載后車。揮毫罷,看淋漓雪壁,真草行書。
金鑾辭殿直,玉節指秦城。更以探奇興,因之擁傅行。上林盧橘熟,太華岳蓮睛。處處登臨詠,皆翻郢雪聲。
云霄飛漢節,磐石重周宗。槎泛仙源近,璜分帝澤濃。雪臺寒五月,竹苑散千峰。知有游梁客,翩翩執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