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和靖先生梅韻 其二
風亭小立夢初殘,步步凌空對廣寒。
照眼雙明清可掬,閑情一味淡相看。
曉縈瑞霧黏初潤,晴映高云暴未干。
三嗅臨風思無限,蕊宮遙夜酒初闌。
風亭小立夢初殘,步步凌空對廣寒。
照眼雙明清可掬,閑情一味淡相看。
曉縈瑞霧黏初潤,晴映高云暴未干。
三嗅臨風思無限,蕊宮遙夜酒初闌。
在風亭上稍作站立,夢剛剛消散,仿佛步步凌空,面對著月中廣寒宮。那梅花映入眼中,一對花朵清新得仿佛可以捧起,帶著閑適之情淡然地觀賞。清晨梅花縈繞著祥瑞的霧氣,花瓣剛被滋潤,晴天時映襯著高空的云朵,露水還未曬干。迎著風再三嗅著梅香,思緒無限,在遙遠的夜里,仿佛身處蕊宮,飲酒剛至興盡。
風亭:有風聲的亭子。
廣寒:指廣寒宮,傳說中月亮上的宮殿。
掬:用雙手捧。
縈:縈繞。
暴:同“曝”,曬。
三嗅:多次嗅聞。《左傳·宣公四年》有“三嗅而作”。
蕊宮:道教經典中所說的仙宮。
闌:盡。
林和靖即林逋,他以愛梅著稱,其詠梅詩影響深遠。這首詩是作者和林和靖先生的梅花詩韻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意境推測,可能是作者在一個清幽的環境中賞梅時有感而發,當時心境閑適,對梅花的高潔品質十分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梅花,突出了梅花的清新淡雅、高潔超凡。其特點在于營造出空靈的意境,運用想象和襯托手法增強藝術感染力。在文學上雖可能不如林和靖的詠梅詩知名,但也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學素養和對梅花獨特的審美。
官榮符列宿,政術妙專城。未盡平生蘊,俄從長夜行。坦情歸浩蕩,爽氣入清明。獨有南州俗,空傳遺愛聲。語論常驚座,精神迥照人。中途多坎壈,久疾遂湮淪。彷佛朱輪改,裴回畫翣新。秋風入哀挽,行路亦傷神。汲守臥猶治,馮郎發半華。冥鴻方避弋,美玉已埋砂。露濕銘旌重,風隨挽紼斜。九原無甚恨,嗣子善傳家。
昔予方弱冠,與子每同襟。躍馬春風早,聞雞夜漏深。青云懷遠志,白雪操淳音。霄漢何寥邈,江湖易陸沉。卞生勞獻玉,直子誤持金。典教才終屈,為郎力不任。艱難愁白發,慷慨見丹心。落景山陽笛,寒宵楚戶砧。杜陵憐久客,梁父動悲吟。日月鴻遵渚,風塵鶴在林。策言疏董賈,詩價重何陰。小子多茅胙,先生寡芥針。麒麟圖自古,鸚鵡賦還今。且對盈樽酒,休鳴別調琴。桄榔晨霧塞,薜荔曉霜侵。畏道那分袂,離情倍不禁。
邃古之初曰有道,散入萬物幽而渺。我魂上下覓不得,長夜一聲雞已曉。
十載交游誼,應同雷與陳。論心偏慰藉,談道最清真。喬木風煙舊,哦松歲月新。循良振名邑,易簡悅居民。百里桑麻盛,千門桃李春。自慚空白首,喜得重相親。
腸斷黃花霜后枝,花乾葉悴兩離披。一花忽秀枯叢里,更勝初開乍見時。
拚將酩酊酬佳節,觸撥離愁懶舉杯。安得月兒真似鏡,燒香課子入眸來。
人壽非金石,何以結天年。我身非珠玉,何以結世緣。優哉游哉,與我周旋。人不我歡,我亦天全。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術。宣王追祖宗,考牧與宮室。甘棠能聽訟,召伯圣人匹。后生論常高,于世復何實。
兩邊山木子規啼,不管還鄉客夢稀。應為老翁推不去,故將好語勸人歸。
一雙玉樹出東溟,豈意先隨曉露傾。三十六年惟一女,老夫垂淚寫銘旌。
花事催開謝,歲月轉春秋。今來古往都變,不變古今愁。便算人生如夢,總有聯床夜雨,相約在西州。剩我太寥落,獨和誦荒洲。掛長劍,擊鉛筑,贈綈裘。今宵令我浩嘆,雙淚不能留。我欲瓊杯高酹,喚起二公英魄,一醉散前憂。四顧千山冷,明月佇幽樓。
主家池館帝城隅,上客相如漢大夫。十里芙蓉迎劍舄,一樽風雨對江湖。橋邊取石鯨飛動,臺上吹簫鳳有無。向夕不堪車馬散,朱門空鎖月明孤。
西子湖邊楊柳枝,千條萬縷盡垂絲。東風日暮花如雪,飛入雕墻兩不知。
曾騎竹馬妄追風,經世衰榮約略同。俱是賤人牛口下,未離故態雁行中。
紫禁春回景物饒,千官陪宴賞元宵。樓臺和影來三島,燈月交輝徹九霄。錦隊喧時呈角抵,翠華臨處奏簫韶。太平氣象年年好,萬國謳歌仰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