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友人羅汝弘
久別故人心欲摧,燈前對語謾銜杯。嚴親慰問勞書札,令弟交游數往來。行李欲隨孤棹發,趍朝又逐五門開。相思莫忘金陵路,還記來時過鳳臺。
久別故人心欲摧,燈前對語謾銜杯。嚴親慰問勞書札,令弟交游數往來。行李欲隨孤棹發,趍朝又逐五門開。相思莫忘金陵路,還記來時過鳳臺。
中年仍再別,歸意苦難留。
風雨傷心夜,江山滿目秋。
西堂詩入夢,東閣酒添愁。
他日荊溪上,無違具一舟。
家風惟孝友,世系本神僊。
丹藥能延壽,衣冠不乏賢。
享齡余七十,積行滿三千。
存歿無遺恨,青氈有子傳。
耆舊頻凋喪,懷人念里閭。
哦詩三嘆息,廢卷一嗟噓。
造膝言猶在,謀身計亦疎。
功名今已矣,英爽竟何如。
太守興賢極選掄,奏書飛上帝王閽。
幾年霧隠南山豹,今日風摶北海鯤。
得士不孤天子詔,贈行仍有古人言。
向來勸駕應無此,且喜成周禮樂存。
拱璧墮泥涂,康瓠置壇墠。
天心與人事,頗似好乖舛。
賢愚真是非,每向死生辨。
哀榮若相迕,遺恨常不免。
前年建安公,罹此二氣沴。
今年公復死,殞我一世善。
龍文百斛鼎,功在白玉鉉。
斯人太薄命,長苦樂事鮮。
時因思賢憂,終夕長展轉。
猗與四公,棠棣之華。秀韡一時,茂興兩家。
宋公聯翩,鄂不相鮮。萬里風云,上負青天。
連公戾契,淵冰澂結。進而蹩躃,砥礪其節。其光曄曄。
追惟平生,法興是儀。邑人之思,右史之詞。
雨箔風楹,歲環幾經,筑此特堂。
吾今令君,令君勤民。民燕其德,振滯補弊,此焉居一。
于時四公,序集其觴。生氣津津,冠佩有光。
古之為政,崇德尚賢。居今篤古,令君有焉。
君系隴西,紹祖維名。起巖作詩,輯和厥聲。
敢告典者,毋替其承。
人情畏所見,假善以自欺。
不畏或未死,心偽誰能醫。
風雷動淵默,日月行屏幃。
念起物自形,矢決猶可追。
而乃如琴張,堂堂亦何為。
君子非惡文,文勝質乃衰。
試看堂前草,安得青如茲。
浮生一夢疾南柯,白發人間所閱多。
土木形骸齊物我,萍蓬蹤跡慣風波。
可憐造化小兒耳,其奈癡頑老子何。
毀譽是非何足較,百年顏跖共山阿。
錫名有旨感皇明,百載荒基一日營。
白鹿雖無歸洞跡,青衿猶有讀書聲。
塵中講貫似難入,靜里工夫終易成。
孕出廬山真秀氣,寧無渭釣與莘耕。
昔從招提游,岸柳擘新絮。
那知再到時,葉落滿庭署。
爭如青青松,寒暑了不與。
古干屈龍蛇,依然舊游處。
觸物轉多時,何以消百慮。
陶潛早解此,撒手賦歸去。
紛紛世俗流,何用苦懽飫。
試問皎然師,茶香得誰助。
重惜夫君去,哀吟思不窮。
江淮經畫里,風雨笑談中。
志大長違俗,才高無近功。
蓋棺公論出,誰不羨豪雄。
有心切勿去鉤玄,鉤得玄來在外邊。
何以罷休依本分,孝慈忠信乃天然。
此天然處不亦妙,費盡思量卻不到。
有時父召急趨前,不覺不知造淵奧。
此時合勒承認狀,從古癡頑何不曉。
夜蚊告教一何奇,妙語都捐是與非。
偏向耳旁呈雅奏,直來面上發深機。
惜哉頑固終難入,多是聾迷聽者希。
費盡諄諄無領略,更煩明月到窗扉。
孕秀鐘鼎慶源長,屬近親依日月光。
弧矢影侵槐陰綠,熊羆夢入藕花香。
詩書博雅今平獻,政事精明古趙張。
九府本根關大體,故分華節到鄱陽。
多謝天工意已勤,四時換樣示吾人。
碧桃丹杏分明了,綠艾紅榴次第陳。
秋鴈聲中休鹵莽,雪梅枝上莫因循。
機關踏著元非彼,正是吾家固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