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和留別詩韻 其二
閭阜之山秀且高,凌河之水勝葡萄。水光山色堪圖畫,柳綠花紅映錦袍。兩府東西停鶴駕,三軍先后擁氂旄。小臣叨在從官列,鞍馬驅馳豈憚勞。
閭阜之山秀且高,凌河之水勝葡萄。水光山色堪圖畫,柳綠花紅映錦袍。兩府東西停鶴駕,三軍先后擁氂旄。小臣叨在從官列,鞍馬驅馳豈憚勞。
?砢露虛空,真山也不如。造物非無意,偏鐘腐朽馀。
粒米不足舂,寸布不足縫。罌中無斗儲,發篋無尺繒。友來從我貸,不知所以應。
一樹蒼松偃蓋深,高崖飛瀑落千尋。使君雅操清如水,不用臨流更洗心。不將筆墨對林巒,燕坐超然靜五官。老易本來無二道,河圖天一是金丹。曾宿田盤最上方,一麾頻歲駐羅陽。知君滋味嘗都遍,南北山泉孰較長。
見君廿載前,傾蓋湖西東。重逢每追想,惚惚如夢中。君才本明哲,所志在事功。足跡亙南北,威聲動虜戎。功成尚久次,六七閱春冬。手持經濟策,于以獻重瞳。
好靜從古始,尚恩極今時。寧使舉國貧,勿與一士遺。熙寧固前轍,元祐誠良醫。我亦欲宴興,人方乏朝炊。持之訊人杰,人杰良自疑。
日添一線酒壺邊,小閣連裝勝去年。明夜月生何處有,短帆風定下塘船。
現前三昧,了無向背。雪壓樓臺,風號松檜。
斫雪流膏乃如許,也容石蟹趁時新。
雁影橫晴晝。對高齋、薰爐茗椀,幾番攜手。寒雨忽催行棹發,又向前灣回首。看一路、冷楓紅透。江草江花都蕭瑟,怕西風、漸逼征衫袖。搖落意,君堪否。清秋曾共新亭酒。奈而今、輕裝獨去,深杯重覆。何處登臨殘照外,望里魂銷鐘阜。更莫問、南朝非舊。此地從來興亡恨,一絲絲、多似秦淮柳。譜怨曲,數紅豆。
苦憶朗陵張別駕,尺書念忽到林丘。江東亦起秋風興,溪上難忘雪夜舟。山郭有花空悵望,水亭無客自淹留。汀蘭岸柳俱相待,莫負清樽此日游。
疊翠凝光曜九天,四時花卉自爭妍。個中仙子名盧六,擅得高風萬古傳。
壯節淹鵬海,高年集鳳池。謨猷未及展,簫鼓已成悲。經擿留天幄,書囊入殿帷。傷心濟源道,無復故人期。
黑風吹海使倒立,百川水從內山入。排云駕雨鞭蛟龍,白浪高于天一級。千年古木摩蒼穹,隨波漂蕩西復東。砰巖撼岳相激搏,巨石旋轉如飛蓬。頃刻民廬看不見,百里哀呼叫水變。緣木果然可求魚,為巢自恨不如燕。黿鼉白日上山游,人鬼黃泉隨處現??蓱z環溪百馀家,一時淹沒為魚蝦。洲沉島沒無所避,誰肯中流浮仙槎。濁水村翁老木匠,眼見波濤如海樣。斬藤伐竹催乘桴,救得百人皆無恙。翁非有馀欲市恩,動于不忍仁乃存。世間詎乏千金子,目擊嫂溺甘不援。如翁惻隱合天意,必有馀慶貽子孫。君不見,宋祁救蟻中狀元,況乃回生起死人一村。
羽林清蹕出都城,圣主南郊展敬誠。紫極氛消春日麗,黃壇塵靜曉風輕。雞翹影逐龍輿動,鼉鼓聲隨象輦鳴。歡溢臣民咸抃舞,此生何幸睹升平。
禊事留真及愛鵝,此才溫謝較如何?殘山舉目均興感,淳祐寧能比永和。涪翁洮石記親題,卻異元珍采瘴溪。誰為較量綠沈色?歸裝度隴不曾攜。巢頰能傳外氏風,喜聞金石癖差同。廿年丱弁睽南北,肯掛云帆就禿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