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李葵孺進士歸娶時初授連城令
年少終軍本棄繻,出關今日耀歸途。連城蚤售璠玙器,躡景爭誇汗血駒。蓋擁晴霞明上苑,簫迎彩鳳引高梧。君恩浩蕩何能報,葵向深知赤欲輸。
年少終軍本棄繻,出關今日耀歸途。連城蚤售璠玙器,躡景爭誇汗血駒。蓋擁晴霞明上苑,簫迎彩鳳引高梧。君恩浩蕩何能報,葵向深知赤欲輸。
青山橫白云,野色極瀟灑。見者必屬目,寶相在其下。
此翁強健時,門外無車馬。夫豈固絕交,欲與無可者。
獨我時扣關,辭色頗相假。玄禪到佛祖,妙句近風雅。
萬事已陳跡,哀思淚盈把。即之不復見,去之不忍舍。
優婆塞何為,酌水日奠斝。三徑草易荒,悲風遶松槚。
牽車緩上黃泥坂,復嶺重崗甚前日。
躋攀千級下如之,十里三山三降陟。
平生兩腳疲辛酸,歲晚行路熟蹣跚。
人言蜀道如登天,未必登天如此難。
絕景都忘峽路長,江風時送野花香。
峰排玉帳腰凝雪,泉溜珠簾乳滴房。
后日奇山猶續續,而今偉觀已堂堂。
雄篇曲盡形容妙,滿袖珠璣到旅囊。
陵坡擢孤根,生意已翹楚。
主人歲寒姿,于此眼目具。
夷荒挺勁節,偃蓋浥漙露。
相對琳瑯篇,后來慚驥附。
仙人白鶴渺煙霞,野日昏昏噪暮鴉。
城外土饅同此味,墻頭濁酒且須賒。
堪輿信有玄通理,造物能私富貴家。
宜爾何公微意在,石盤流水映桃花。
好景環深院,名園得故家。
樓高春帶月,池曲曉催花。
亭著城頭穩,溪浮眼界賒。
成陰雖歲月,老樹看槎牙。
池塘春夢草初生,江左詩來得我驚。
開秩快觀醒倦眼,挑燈細讀度寒更。
追參李杜今無敵,揮斥侯劉獨有聲。
一首敬酬三百首,深慚坡老和淵明。
篆車創始自稚輪,筦簟從初但蒲稿。
詩到晚唐非不佳,少似國風能理到。
嗟予耄矣棄穎泓,臥病終年長卻掃。
客無脫屨一榻懸,人不到門群雀噪。
敢意支郎念岑寂,時將妙語起衰老。
若人搜句乃余事,雖不雕鐫自精好。
況于佛祖可呵罵,豈無魔外宜攻討。
早辦山居一把茅,為我長歌歌證道。
筆下陳無己,香分一瓣奇。
有孫今見嫡,得髓政忘皮。
懷舊書來日,驚人語妙時。
猶思頻咀嚼,咽子百篇詩。
在昔夸三喜,于今萃一門。
周還陪帝學,終始代王言。
晉擢傾人望,規陳悉治原。
彼蒼無處問,才大合調元。
蒼頭倦晨炊,卯飯幾及午。溯流赤日中,舟子亦良苦。
魚躍戀芳餌,鷗飛避鳴櫓。仙翁所退藏,好境自呈露。
溪水清可鑒,山云橫不度。坐斷泉石幽,不受塵土污。
問之何所得,妙處難悉數。初非練玉泉,亦不鳴天鼓。
人癯道方肥,心遠貌亦古。老衲同我來,得句時一吐。
物色盡詩材,筆底隨指呼。行行更前之,系纜日未莫。
轉柂涉奔湍,支筇入幽塢。倦甚宿茅茨,睡熟不能寤。
遲明又蓐食,凌風上前浦。重露雨點疎,晴嵐云氣布。
蝗蝻尚飛揚,禾稼難愛護。村落有狗偷,耄倪且狼顧。
念此一悄然,回舟雙港渡。空羨皎然師,詩成有神助。
眼界山逾碧,腰輿步轉高。
未疑御魑魅,自笑尹鼯猱。
末路成三折,衰年感二毛。
次山雖漫仕,安敢遽辭勞。
欲上青云卻垂翅,歸來掃軌空山里。
道人說相來敂關,酒半醺酣談亹亹。
我今布褐終余年,豈論燕頷并鳶肩。
謂予形是朱頂鶴,兩眼藏神高頰顴。
彭殤壽夭誰無死,不將動目搖湛水。
道人去后若復來,定應難相壺邱子。
草樹澗邊青,人稀自掩扃。
陰沈端午水,晴映半天星。
倦枕敷橫榻,枯藜傍小亭。
誰知一杯酒,小醉不嫌醒。
平隄修柏轉林塘,飛蓋同升吐鳳堂。
后世有傳由準易,斯文無復數他揚。
草玄大啟天人奧,池色猶關翰墨場。
吊古懷賢尚遺恨,不然晁董可相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