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白氏長慶集
我愛樂天文,平易更精切。
筆端應有口,心事無不說。
游戲供日用,工巧疑天設。
述情悉毫厘,辯理窮曲折。
如我本欲言,挽我開齒頰。
如人病瘖啞,代我傳喉舌。
駑駘擬舉步,駿足過如瞥。
弱弧未及彎,強弩已穿札。
撫才初自愧,適意還深愜。
讀盡一編詩,胸懷消百結。
我愛樂天文,平易更精切。
筆端應有口,心事無不說。
游戲供日用,工巧疑天設。
述情悉毫厘,辯理窮曲折。
如我本欲言,挽我開齒頰。
如人病瘖啞,代我傳喉舌。
駑駘擬舉步,駿足過如瞥。
弱弧未及彎,強弩已穿札。
撫才初自愧,適意還深愜。
讀盡一編詩,胸懷消百結。
我喜愛樂天的詩文,風格平易還精準貼切。他筆端就像有嘴巴,心里事沒有不說的。日常創作如游戲般自然,精巧得仿佛是天工巧設。描述情感細致入微,辨析事理窮盡曲折。就像我心里本想說的話,他幫我開口講出來。如同有人患了聾啞病,他替我傳達心聲。劣馬剛要舉步,駿馬已一閃而過。弱弓還沒拉開,強弩已射穿鎧甲。起初我面對他的才華自感慚愧,隨后又因讀詩愜意而深感滿足。讀完這一編詩,心中的煩悶都消散了。
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
駑駘:劣馬。
駿足:駿馬。
弱弧:弱弓。
強弩:強弓。穿札:射穿鎧甲的葉片,形容箭力強勁。
百結:形容煩悶很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流傳后影響廣泛,作者閱讀后被其詩文魅力所折服,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來表達對白居易詩文的高度評價。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白居易詩文,特點是用形象對比和比喻來突出白詩優勢。它體現了白居易詩文在當時就備受推崇,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白詩的影響力。
水心文印雖傳嫡,青出于藍自一家。
尚意祥麟來泰畤,安知怪鵩集長沙。
忤因宮妾頭無發,去為將軍手污靴。
他日史官如立傳,先書氣節后詞華。
鳥有雙翼,飛無遠近。
首出一隅,行無前后。
今日非昨日,明日復何如?朅來真悔何事,不讀十年書。
為問東風吹老,幾度楓江蘭徑,千里轉平蕪。寂寞斜陽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須。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綠遍,三月雨中紅透,天地入吾廬。容易眾芳歇;莫聽子規呼。
西望蠶叢路,年來羽檄飛。
君行空萬里,身死在重圍。
報國文章盡,封侯事業非。
他時看掃穴,誰唱凱歌歸。
種藥為生業,彈琴悅性靈。
中宵煮白石,平旦誦黃庭。
茶熟眠初起,兒扶酒半醒。
意行無定處,猿鳥共忘形。
繞橫塘,一帶蒼奩,汀花遠接岸草。
抱耒空山,披蓑斷壟,怎比煙波好。
藕芽肥,芡盤小。并種烏菱萬絲裊。
深窈。付粉鷗管領,有誰尋到。
西風短棹。采秋鮮,獨自歸殘照。
向橋根維纜,歡迎稚子,月上柴門俏。
紫荷裳,白藤帽。吹笛苔磯按江調。
應笑。車聲馬影,人間昏曉。
六月王師出,三秦虜禍深。尚方煩賜劍,死士赴懸金。秘法通黃石,先聲隕綠林。轅門看飲至,庶以答天心。
騎士皆超距,儒臣亦據鞍。城登弓月滿,水決陣云寒。百二還秦險,威儀復漢官。幾回看露布,更為里中歡。
維此暮春,既多受祉。邦家之光,薄言觀者。既見君子,豈樂飲酒。顧我復我,亦孔之厚。
四月維夏,七月流火。一日不見,子惠思我。秋日凄凄,白露為霜。天子命我,時邁其邦。我獨南行,憂心且傷。
顯允君子,遠于將之。旨酒斯柔,稱彼兕觥。何以贈之,追琢其章。
既醉而出,出自東門。眷言顧之,英英白云。泉流既清,泛泛楊舟。嗟我懷人,我心悠悠。
念彼碩人,在水一方。懷之好音,不成報章。
三莖曲與兩莖斜,
徑直門風八字開。
擬向翠微尋路入,
知他賺卻幾人來。
作客歸無計,應知夢草堂。
浮名驅策遠,小婦別離長。
江路多春雨,山村易夕陽。
牡丹開太早,不及共君觴。
二月江南軍嶂路,露桃灼灼開無數。
花花交映淺深紅,占盡春光夸獨步。
倚嬌作態媚東風,霧眼看花眼欲濛。
卻怪天公愛新巧,竟將青山嵌花中。
花落花開花總好,烏帽來游傷懷抱。
十年胡塵暗兩京,戰骨生苔縈蔓草。
不斷城頭畫角哀,風鶴驚濤時時來。
百二關河無凈土,白云何處絕氛埃。
安得一片桃花水,重煩漁父作迷指。
緣尋當日武陵春,泛宅浮家從此徙。
洞門晝掛鐵鎖,
閣道秋生綠苔。
蓍下略同龜伏,
瓜中且免蠅來。
皇帝御宇之六載,負扆致政歸彤墀。
大開明堂治六服,萬國會同車馬馳。
海波不揚通遠道,紛紛重譯來京畿。
九州之外荷蘭國,人物窈停言兜離。
一朝稽顙表忱悃,驊騮作貢稱珍奇。
雄姿逸態世罕有,奔騰千里猶嫌遲。
驕嘶自許邀寵眷,不憚跋涉經險巇。
牽來獨立玉階下,遂令凡馬皆驚疑。
姬王詎必重八駿,漢帝安用遣貳師。
那知至尊方偃武,端拱南面垂裳衣。
詔謂圉人歸廄下,予以銜勒聊鞿羈。
鸞旗在前屬車后,朕乘此馬將安之?
圣朝豈復畜奇獸,留茲用慰遐方思。
世味嘗來半苦甘,浮生寄托海東南。
名花卻被風霜萎,野草偏多雨露涵。
若悟充饑徒畫餅,應知解醉早攜柑。
小中見大虛中寔,萬古乾坤一草庵。
舜水祠堂璨云霞。
廣平鐵石賦梅花。
葛薇身世一枯槎。
紅樹仙源仍世外,
綵幡春色換鄰家。
過墻風蝶近紛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