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曾彥思減罷赴闕
馬首成南渡,西風木葉疏。
去程煙雨外,孤館別離初。
未試平戎策,空懷逐客書。
漢皇方問賦,誰復薦相如。
馬首成南渡,西風木葉疏。
去程煙雨外,孤館別離初。
未試平戎策,空懷逐客書。
漢皇方問賦,誰復薦相如。
你騎馬往南而去,西風吹落稀疏的樹葉。你此去的路程在煙雨之外,剛離別時獨自住在館舍。你還沒施展平定戰亂的策略,只能空懷著被放逐的悲憤。如今皇帝正詢問辭賦之事,又有誰會舉薦像你這樣的賢才呢。
馬首:馬頭,指前行的方向。
木葉疏:樹葉稀疏,表明是秋季。
平戎策:平定戰亂的策略。
逐客書:這里指被放逐、不受重用的悲憤之情。
漢皇:借指當朝皇帝。
相如:指司馬相如,這里借指曾彥思。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戰亂,曾彥思雖有才華卻未得到施展機會,詩人在其減罷赴闕時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與用典相結合,表達了對友人懷才不遇的同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送別詩借景達情、借典表意的傳統。
若耶溪邊日欲西,處處女郎采蓮歸。
濃妝艷艷照溪水,香風襲襲飄羅衣。
蘭槳輕搖下方沚,一雙鴛鴦忽驚起。
見此躊躇空自憐,征夫塞外何時旋。
涓涓萬古意,湛湛一塵無。
明月來窺鏡,宵寒露滴珠。
驟來驚辟易,久視益虛無。
咫尺星堪摘,波搖又走珠。
稍棲牛屋欲何依,客似前洲伐荻歸。
嶺外魂驚書后夢,河梁淚灑別時衣。
渡江詎意逢袁叔,入洛猶能共陸機。
朱丘故人如寄憶,春來無數朔鴻飛。
九流三教日相從,南北分源豈二宗。舌上花生珠蕊現,心頭火滅玉毫封。云間何必存雞犬,天外由來有象龍。更向真如全覺地,肯依窠臼競時鋒。
一串尼珠出上方,千重彼岸費津梁。填坑塞竇功才滿,拯溺蘇焚意若創。便許空花隨地落,忍教沙界實田荒。從茲遍灑諸天露,速止人間六月霜。
天籟仍煩地籟驅,今人日向古人呼。有皆全有無還有,無到真無有亦無。非色非空非孰在,是心是佛是誰俱。千言莫羨函關紫,一葦長留面壁圖。
《悼亡》潘岳賦,《憶弟》杜陵詩。
百感逢秋集,孤吟有夢知。
寓公嗟落寞,病骨枕支離。
余亦同枯寂,蕭蕭換鬢絲。
花事闌珊春已暮??屠锷毓?,半在愁中度。
深院黃昏人不語。無聊獨把心香炷。
啼鳥催歸聲故故。悵望云山,目斷江南路。
幽怨滿懷憑若訴。羅襟淚落無重數。
大兒憐余老,艱苦知自持。
小兒初學語,喃喃索餅飴。
兩女強解事,繞膝向我啼。
問女一何啼,哀哀前致詞。
無衣長苦寒,無食長苦饑。
況復當弱齡,值此深秋時。
嚴風雜浩雪,凜冽摧肌皮。
粗絺裹枵腹,性命安能支。
聽之生慚赧,欲答心先悲。
心悲強歡笑,握手雙提攜。
撫摩為拭淚,甘言相戲欺。
緬彼蒙袂子,困阨嘗如斯。
嗟來恥不食,溝壑分所宜。
奈何小兒女,亦同罹此危。
報得韓仇樹漢功,也曾安受列侯封。若教信越長無恙,未必山中有赤松。
不將秦事作前徵,此日誰知大廈傾。回首森森梁碭樹,絕無風雨鳳巢清。
早承知遇跡兼奇,更覺威權暗已移。休道還山便忘國,瀕行猶誦摘瓜詞。
收得還山御賜詩,一生風致后人知。如何杜鎬陪恩宴,只誦移文不屬辭。
粟玉開花顏色新,
秋光未覺減陽春。
蕭然不受風埃涴,
知是高標可辟塵。
千嶺隨指顧,一峰不可匿。
如何超逸士,勘破造化跡。
隱然胸中奇,盤礴巖煙碧。
夜半秋月寒,人境俱峻極。
駟馬高車,偏出自、膏唇畫靨。笑人世、無過軟媚,兩言包括。公等坐談差可耳,誰當局急知爭劫??醇毖b、宣武信英豪,沖寒獵。
秋露至,蟲成蝶。春雨到,花生?。怕霜毛鏡里,漸催刀鑷。發冢有書羞作盜,報讎無劍非真俠。只醉鄉、鏖戰酒兵雄,騰三捷。
天心人事久喧豗,取義成仁世揔猜。
從古腹非宜有罪,至今黨錮竟無才。
游魂冢樹誰歌泣,極目關河獨往來。
二月孝陵春似錦,柳絲重拂不勝哀。
鳳凰翔高岡,眾雛相追隨。
一雛羽毛弱,不得與之俱。
號泣墮沙渚,索侶鳴聲悲。
豈不戀骨肉,奈何雨雪霏。
行行一反顧,飛飛復遲回。
惻惻入云漢,凄凄竟孤遺。
饑烏繞我啼,繒紋向我垂。
徬徨失所依,空巢獨自歸。
托身高梧中,常得露華滋。
饑不食粱稻,渴不飲江湄。
韜精復潛聲,鷹鹯不我疑。
荏苒畜道義,六翮先光輝。
當待風云會,奮翅同來儀。
紫瓊飛清都,翠云護絳闕。
不見有星辰,俯視但日月。
下世二千年,不敢向人說。
吾已成金丹,留下飛仙訣。
古詩皆有托,
正道豈無歸。
風雅收功遠,
弦歌得趣微。
王劉終少是,
毛鄭亦多非。
儒氏潛深愛,
篇篇盡玉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