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三兄茂載偶成二首 其二
君看如弦死道邊,由來忠骾世人捐。
劍除佞士朱狂直,笏擊奸臣顧少連。
莫以古人蘄薄俗,空嗟膏軸運方穿。
齒牙枉插於菟口,見說官家廢料錢。
君看如弦死道邊,由來忠骾世人捐。
劍除佞士朱狂直,笏擊奸臣顧少連。
莫以古人蘄薄俗,空嗟膏軸運方穿。
齒牙枉插於菟口,見說官家廢料錢。
你看那正直之人死在路邊,向來忠誠剛直的人被世人拋棄。像劍一樣鏟除奸佞之人是朱云那般的狂直,用笏板擊打奸臣有顧少連這樣的人。不要用古人的標準去期望淺薄的世俗,只能白白嘆息像膏軸運轉卻即將磨損。牙齒白白地伸進老虎口中,聽說官家在浪費錢財。
如弦:指正直的人。
忠骾(gěng):忠誠剛直。
朱狂直:指朱云,漢成帝時,朱云上書求見,愿借上方劍斬佞臣張禹,被認為狂直。
顧少連:唐德宗時,奸臣裴延齡驕橫,顧少連曾用笏板擊打他。
蘄(qí):通“祈”,期望。
膏軸:膏油潤滑的車軸,這里比喻運轉。
於菟(wū tú):老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奸佞當道、正直之士不被重用的情況,詩人目睹這種現象,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社會上忠奸不分的現象,對正直之士的命運表示惋惜。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正義感。
有元畫山誰第一?燕都數獨高尚書。盛名不在吳興下,米虎用墨渾無殊。江南趙原最晚出,蓄得高宰留真跡。行披坐閱無暫停,肯綮皆將飽胸臆。貌此小幀云山圖,萬里不盡墨模糊。綠樹人家春晝晚,當門縹緲風煙湖。儼與前朝合作符,何啻禊帖唐鉤摸。黃庭畫贊雖小字,位置舂容大無異。平原一變為穹碑,任筆縱橫亦適意。趙卿得此變化筆,知爾當今盡無敵。酒酣試倒金壺汁,元氣淋漓鬼神泣。趙卿趙卿誠莫當,我有古紙久矣藏。幾時邀君吸百觴,為我乘興揮毫芒。使人復睹尚書郎,高堂素壁生輝光。
漢軍爭看繡裲襠,十萬彎弧一女郎。喚起木蘭親與較,看他用箭是誰長。
留無可住去何如,三日歸途閱逝車。心上殘棋關定局,人間馀慮到燔書。秋風搖落無南北,云氣飛揚恣走趨。寄語湛銓休感慨,要知窮海欠龍屠。
直上云霄未遣休,分符京兆帝王州。赤丸窟里無白額,碧落班中政黑頭。兩地好官才半武,扁舟歸興恰中秋。只應銀信從天降,莫戀融峰與橘洲。
瑯玕十丈籜龍孫,已向梢頭散綠陰。他日雪霜顏色好,正緣外直內虛心。
十里東風渭水春,臨風酹月吊英魂。直須立事書麟閣,何必題詩寄雁門。
鶴在青林鳳在阿,騷人行處有吟窩。西風落木秋來早,南國浮云入暮多。欲賦朱華臨鄴水,可堪白芷怨湘波。期君不負湖山約,來聽吳儂欸乃歌。
雨洗清秋出,余云逐望開。洞庭霜葉下,陽羨暮帆來。野嶂橫當道,寒流沒釣臺。登高正堪賦,莫學楚臣哀。
三策出江都,一語取丞相。命途有通塞,絲粟不可強。嗤彼操瑟徒,枘鑿竟何往。身辱名亦虧,豈但尋尺枉。陋哉投閤云,美新空附莽。
戲倦龍舟返,吾驅彩鹢行。晚天聞古驛,轉眼過孤城。裊裊云生瀨,悠悠弟憶兄。泛蒲雖念我,寧解嶺邊情。
澤國秋氣深,微霜葛衣薄。斜日川上寒,孤峰鏡中落。渺渺粵人煙,依依海山郭。鄰笛聲已凄,遙砧晚猶作。滄波苦竹斷猿哀,蔓草黃花與嘯臺。前代風流亦如此,如何不飲杜陵杯。
龍山風景足徜徉,況是林巒接故鄉。萬頃松云當戶暝,一天花雨入簾香。荷鋤煙隴春陽動,散帙晴窗月色涼。浮世氛埃飛不到,分明一段輞川莊。
隔夢人如隔世花,絕相思日絕生涯。心輕夢遠早知矣,誰與吹寒到我家?
玉河凍不流,曉結冰花細??宛^傍東堤,三旬喜留滯。捧表被光華,開筵接親契。抵任尚遲遲,吳門度新歲。
我與茲山殆有緣,手栽一一已參天。主林神黠□□佛,老樹精乖意是仙。留客看花聊席地,課僮種樹頻澆泉。丹成未可匆匆吃,且向溪邊住十年。林密山深客少過,暮年杖履此婆娑。桂開香□□□窟,檜長高于窣堵坡。不記玄暉紅芍藥,且栽□□□蓑荷。圣丘未必知為圃,何似姑師郭橐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