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懶庵
山暝雨連夕,今晨天氣清。
遙懷懶庵人,高臥掩柴荊。
幽寂性所嗜,蕭然寄平生。
惟應田叟來,對床話躬耕。
山暝雨連夕,今晨天氣清。
遙懷懶庵人,高臥掩柴荊。
幽寂性所嗜,蕭然寄平生。
惟應田叟來,對床話躬耕。
山間傍晚雨連著下了一夜,到今早天氣才轉晴朗。我在遠方思念著懶庵的友人,他正高臥家中緊掩柴門。他天性就喜愛幽靜孤寂,瀟灑地度過一生。只有田間老翁來訪,兩人對床談論著親自耕種之事。
暝:傍晚。
遙懷:在遠方思念。
柴荊:柴門。
嗜:喜愛。
蕭然:瀟灑、悠閑的樣子。
田叟:田間老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詩人可能身處異地,在一個雨后初晴的日子,思念起隱居的友人,于是寫下此詩。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動蕩或紛擾,友人選擇隱居生活,詩人對此表示理解和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對其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閑適生活的追求和對友情的珍視。
昔出憂雨來,今行恐無雨。儻蘇八月旱,寧受一日苦。瀟瀟涼浥稻,稍稍潤入土。生物吸流滋,如饑得膏乳。田家隔短墻,頗亦聞笑語。幸收饘粥資,筋力庶可補。
長向春山數別期,春花次第報君知。舟回剡曲緣何事,劍合延平在幾時。庭院煖風花氣入,池塘微雨鳥聲低。甕頭酒熟邀誰共,惆悵歸云獨拄頤。
移來深院伴名流。依然度春秋。曾經富貴榮華,焦骨傲王侯。觀國色,說風流,共綢繆。愛欄桿外,春水涓涓,春鳥啾啾。
定之方中,作于楚宮。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樹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升彼虛矣,以望楚矣。望楚與堂,景山與京。降觀于桑,卜云其吉,終然允臧。靈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駕,說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淵,騋牝三千。
山下方塘一鏡開,主人高興滿池臺。中秋好月重陽菊,問道誰家送酒來。
鞏洛移官日,荊襄過里年。郡符分舊虎,江樹聽新蟬。河內人虛借,關東政久傳。行經五柳宅,一為吊先賢。
榮辱升沉豈足論,自窮經史在朝昏。老夫肯負平生學,獻策定登金馬門。
戴笠披蓑軍十萬,饑嗔飽喜客三千。
熒熒枯蚌中,急雪灑不滅。西風明日晴,雙花為儂結。
百年幽癖向煙霞,海岳茫茫日已斜。開老蘋花秋浦靜,野鷗來往水邊沙。
送兵五千人,散足盡西靡。留滯一老翁,蓋棺事則已。
文山崇七寶,寧海涌金蓮。三光同照耀,玉華天。能持平等,結果好因緣。五方清邪致,和氣盈盈,化成瑞靄祥煙。吐仙花、四季新鮮。光焰射云軒。收藏天地髓,上朝元。金嬰玉姹,不語內傳言。萬神皆佇聽,都會龍祥,大金東土神仙。
半吐梅花半尚含,主賓相對影成三。人從久別疑初識,酒漸停斟為極酣。醒眼難禁思好夢,歌喉直可當清談。平時空說心冰冷,愛此將無小犯貪。
師號胡為朗,碧天無點埃。寧知藥草品,能濟棟梁材。大道傳龍樹,芳名達鳳臺。從茲開壽域,雨露日邊來。
積雨空齋傷客心,曉云初散暮云陰。荼蘼池上香沈水,杜宇煙中愁滿林。司馬倦游勞遠夢,休文多病廢新吟。遙知勝地登臨好,酒量如今幾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