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津赴紹興倅八首 其四
當年我鎮臥龍山,曾種千花與萬竿。歲久不知無恙否,因來且為報平安。
當年我鎮臥龍山,曾種千花與萬竿。歲久不知無恙否,因來且為報平安。
聞說歐川似沃洲,一溪分作兩溪流。
長橋跨岸虹垂地,高閣凌空蜃吐樓。
浩蕩乾坤供醉眼,凄涼風雨送行舟。
憑誰為問乘槎客,未必無人犯斗牛。
夜召山翁酌,花間聊撫琴。
酒香來竹外,古意入云深。
月色臨諸水,溪光射遠岑。
擬教塵土客,對此滌煩襟。
靈溪流水碧潺湲,溪上清輝弟子園。
白叟荷鋤春采藥,黃冠敲磬夜朝元。
山中松葉堪為酒,路口桃花似有源。
自是游人無道骨,長生何必五千言。
門沿大堤入,路趁淺莎行。
樹短云根拔,山窮地勢傾。
孤舟難泊岸,遠水欲沈城。
半夜求津濟,煙中荻火明。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云滿??,穿林寧恨露沾衣。
自慚訪道來何晚,便好尋真去不歸。
本迕朝廷無補報,名山猶幸許相依。
峻嶺崇巔千古在,好風佳月逐時新。
簿書偶是山陰長,觴詠聊同曲水人。
林雀不驚筇竹杖,谿云欲傍接?巾。
官粗合有登臨分,更待巖花爛漫春。
一年勾漏守,尋盡洞中天。
佛記盧藏用,仙壇葛稚川。
醒心西驛水,燒眼碧池蓮。
我豈無新事,詩碑與酒泉。
秀邑八百里,古今題畫難。
望高三楚近,影轉七州寒。
北拆知蠻盡,南低見斗寬。
路盡祝融寺,江傾兜率灘。
珍禽流品可褒題,天與文章五色齊。
羽翮已堪攀鳳翼,稻粱爭合在雞棲。
應思舊侶雌雄舞,恥學凡群旦暮啼。
好向彩衣堂下養,名郎從此樂持赍。
簿書堆里得天真,謾為浮名役此身。
門柳偶同陶靖節,君羹空羨潁封人。
沙鷗舊許為吾侶,巢燕何曾厭我貧。
已共東風有歸約,且從桃李笑今春。
采采原上芑,盈襜不知多。
惜共藜藿稱,命與羹糝和。
值此行役間,遺余雜蓁莪。
京洛夸肥甘,掇擷繄誰何。
休官業已定,不待此首皤。
年年春物繁,期爾山之阿。
五代乏真主,奸雄紛僭偽。橫磨闊刀劍,白日相篡弒。
我宋有神祖,潛德動天意。故天意若曰,往為我之嗣。神祖拜稽首,乃即皇帝位。不惠兆民樂,不怒諸侯畏。顛倒執玉帛,奔走恐后至。大商國三分,一朝有其二。
太宗以義撫,真宗以仁治。王道竹箭直,誦聲金鼎沸。
獨有陰山戎,時時寇邊地。天子赫斯怒,大警巡澶衛。射殺右賢王,遂斬匈奴臂。狼心帖然服,結好同昆弟。
自此兩河間,寂寂無戎備。卒閑喜夜歌,將老貪春睡。自此為太平,恍逾三十歲。
戎昊乘我間,南馳賀蘭騎。陽關久夜開,樞朽不可閉。陣云起秦雍,殺氣橫涇渭。使臣股栗奏,宰相瞋目議。僉曰亟發兵,豎子坑甚易。
倉皇筑邊壘,未戰力先瘁。遇迫開庫兵,土蝕鋒芒脆。
防秋采舊屯,推轂謀新寄。舊屯老且死,少者無實藝。良由不訓練,手足迷擊刺。新寄將家子,從小生富貴。六韜未曾讀,口但知肉味。
師復從中御,進退由閽寺。權輕號令冗,兩戰無遺類。曹公棄七軍,晉人獲三帥。吾兵自此喪,有詔新其制。
此器不預設,一旦從何致。朝廷急郡縣,郡縣急官吏。官吏無他術,下責蚩蚩輩。耕牛拔筋角,飛鳥禿翎翅。簳截會稽空,鐵烹董山碎。供億稍后期,鞭樸異他罪。愁氛壅太虛,霽景晝冥晦。
我聞郭汾陽,料敵多奇異。單箠諭突厥,蕃酋雙膝墜。又聞李西平,臨戎有英氣。身著紅錦袍,懷光肝膽碎。
是知用兵術,在人不在器。君耳舜高聽,君目舜明視。愿采謀略長,勿倚干戈銳。
路下牂牁水石閑,三分才過二分山。
年光欲盡家猶遠,嵐氣雖疏鬢已斑。
賓從談笑機獨進,兒曹音信喜生還。
南風一夜吹鄉夢,數刻飛過五嶺間。
雨色絲絲風色嬌,天涯亭上覺魂消。
一家生意付秋瘴,萬里歸心隨暮潮。
兵送遠人還海界,吏申遷客入津橋。
山公對此聊酣飲,怕見醒來兩鬢凋。
邑陂增筑更淵沉,所喜詩筒賞嘆深。
楚國老臣千古意,廬江賢守一家心。
淮邊野史添新事,垅上春犁誦好音。
興利勸農真政術,可知為吏得喉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