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溫其種竹詩
種竹應須我輩人,茅簷對此可忘貧。
欹風帶雨看無厭,淡夜寒綃畫不真。
青女侵凌余瘦節,籜龍盤屈更分身。
會裁一管招鳴鳳,千畝何須羨渭濱。
種竹應須我輩人,茅簷對此可忘貧。
欹風帶雨看無厭,淡夜寒綃畫不真。
青女侵凌余瘦節,籜龍盤屈更分身。
會裁一管招鳴鳳,千畝何須羨渭濱。
種竹應當是我們這類人做的事,對著茅屋屋檐下的竹子能讓人忘卻貧窮。看竹子在風雨中傾斜搖曳百看不厭,在清冷的夜晚它如薄紗般的姿態難以畫得真切。霜神侵襲后竹子留下瘦勁的竹節,竹筍盤曲生長還會分身。我會裁剪一根竹子做成竹管來招引鳳凰,何必羨慕那擁有千畝竹林的渭濱之地。
我輩人:指像詩人和溫其這樣有高雅情趣的人。
茅簷:茅屋的屋檐。
欹風帶雨:指竹子在風雨中傾斜搖曳的姿態。
淡夜:清冷的夜晚。寒綃:薄紗,這里形容竹子在夜晚的姿態。
青女:神話中掌管霜雪的女神,這里指霜雪。
籜龍:竹筍。
裁一管:指裁剪竹子做成竹管。鳴鳳:鳳凰,傳說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
渭濱:指周文王時的賢相姜子牙曾垂釣的渭水之濱,那里有大片竹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與友人溫其交流種竹之事時所作。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的生活狀態,對竹子的高雅品格十分欣賞,借種竹表達自己的人生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借種竹表達詩人高雅的志趣和不慕名利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對竹子的描寫,運用多種表現手法,營造出清幽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和精神追求。
鵝湖山麓湛溪湄,華屋眈眈照綠漪。子侄日為真率會,弟兄剩有唱酬詩。楊花榆莢渾如許,苦筍櫻桃正是時。待酌西江援北斗,摩挲金狄與君期。
高樓坐連床,遙碧俯平渚。卷簾看風樹,葉落沙上雨。飄飖輕襟散,披歷層軒舉。寤寐平生歡,咫尺得晤語。相逢隔晨暮,倏忽無定所。積雪遍中庭,鐘情徒延佇。
鬼谷西來一丈清,三山箕拱慰高情。時平尚欲依王表,南斗逍遙畢此生。
金屋宵深記漏痕,和鑾初度獸爐溫。不須細問宮中語,才伴羊車是主恩。太乙勾陳黯未開,御河橋上六龍回。君王異日如相憶,莫更昭陽被酒來。
獨宿云堂一磬深,空山蓮漏滴沈沈。月臨紺殿浮松氣,風動金鈴落梵音。永夜禪鐙懸客夢,高秋旅雁動鄉心。虛窗漸覺晨光滿,惆悵行歌別舊林。
東風急。白楊枝上啼鵑泣。啼鵑泣。淡煙疏雨,梨花寒食。墓門春草年年碧。斜陽慣作傷心色。傷心色。盈盈倩女,離魂難覓。
蓮門小隱結籬屏,人間風波我獨經。骨肉半殘霜后葉,交知漸散曉來星。有懷棲息同烏鵲,無計飛鳴異鹡令。回首廿年春夢里,不堪蹤跡訴君聽。
只道邊城獄訟稀,那知亦有造空為。不惟寬大難容止,正畏精明莫可欺。已矣榜敲成俗吏,懷哉香火奉湘祠。儻蒙一紙聞天奏,便是吹噓送上時。
平潮恰恰亂蛙鳴,斷送江南春雨晴。綠縠細看桑眼破,紫茸還見草心生。
小桃破盡風前萼。草草年華閑過卻。十分清瘦有誰知,一點相思無處著。書憑雁字應難托。花與淚珠相對落。萬紅千翠盡春光,若比此情猶自薄。
桐館延高駕,霞門集繡裳。山深寒隱日,松老翠含霜。共洽壺觴興,仍探翰墨場。臨風意披豁,飛鏑試穿楊。舊國開今代,新亭異昔游。江山銜日轉,宮闕抱云浮。勝賞群公得,高情百世留。蹇余丘壑陋,觴詠托名流。
門鎖尋常付守衙,穿湖曾不礙民家。慣看妙舞資豪飲,生怕清歌送好茶。山盍飛來圍著水,春休歸去帶將花。從教魏紫姚黃下,也合翚衣里素紗。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憂。況復梅霖倒江海,白晝洶若龍移湫。眼看上流沒高樹,下流屋廬渺無處。君不見甲子之歲至甲申,如此災變已三度。歙水震蕩方流東,婺水南來塞其沖。二水爭雄屹不去,孤城匯為河伯宮。經旬水落流民復,身存不用嗟無屋。君不見去年金虜破淮壖,城郭千里無人煙。
名高諭蜀最能文,尺一漕河借使君。飛渡萬艘淮海粟,轉輸千壘塞門軍。鹿皮薦幣誰曾議,龍首疏渠久已聞。少府分籌尊計相,酂侯今冠漢家勛。
春深處處掩茅堂,滿架吳蠶婦子忙。料得今年收繭倍,冰絲雪縷可盈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