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宗山籟一百四首 其一○一
何人能獨立,云靜與山深。萬木無行徑,千峰穩住心。拚教風逐虎,輸去月同琴。想望人天際,迢迢流水音。
何人能獨立,云靜與山深。萬木無行徑,千峰穩住心。拚教風逐虎,輸去月同琴。想望人天際,迢迢流水音。
秋風石徑長蒼苔,久與衙官謝往來。
天上時時云狗幻,人間處處火牛催。
豫章舊榻無徐稚,易水荒臺吊郭隗。
笑爾樞曹閒散吏,不當官去愧無才!
五國風光慘不支,
崖山波浪浩無牙。
當年國勢凌遲甚,
爭怪諸賢唱攘夷。
改罷新詩課二雛,
雁行端拱侍寒爐。
朝朝圣訓宜深服,
養正工夫信在初。
西望長安愴別顏,荒城迢遞白云間。
行人惡聽河聲險,舊路長連草色閒。
樹里月來通漢苑,天邊云霽傍秦山。
憑君如見關門尹,為問青牛幾日還。
古人各有為,何況今之人。
黃金葬神仙,白紙裹儒紳。
最苦獅子皮,束縛老狐身。
為龜苦不靈,為麟苦不仁。
安得無為者,相與率天真。
撥荊尋古徑,漸次遠喧嘈。
天覺三分矮,峰增七尺高。
溪云侵石發,松壑響風刀。
碌碌憐吾子,莫知秋氣豪。
共水天入定,渺蒼煙、山色有無中。忽泠泠霜響,濺濺石瀨,遙答鳴蟲。不耐琴心挑引,冷月尚惺忪。但聽商聲起,處處秋風。
猶有徵招遺韻,似孤飛野鶴,去住無蹤。望愁漪千頃,隔海意難通。寫吳絲、凝云流水,恐馮夷、深夜出幽宮。沉吟久、成連何在,海氣濛濛。
能言之獸,是謂猩猩。
厥狀似猴,號音若嬰。
自然知往,頗識物情。
盧溪筆力透天心,
楊令文追正始音。
更讀池塘惠連句,
識君何待接清襟。
仲冬一日忽聞雷,無乃皇天號令乖。
白日風云時自晦,橫江波浪起爭豗。
千官不見居庸道,八駿空馳黃竹哀。
北望何人經國計,野臣孤憤泣蒿萊。
只個亭山歇腳亭,
豈圖一飽腳頭輕。
須知缽里和籮飯,
粒粒無非鬼眼睛。
隱幾跏趺坐夜深,月華門外轉花陰。
三千毫末勞雙眼,萬里風光豁素襟。
匣劍未須驚照耀,酒杯何必問登臨。
高鄰賴有賢參在,懷我新詩是好音。
日射紅鸞扇,風清白獸樽。
青裘短袂瘦軀長,拄杖橫擔古錦囊。變盡形容人不識,家僮應怪賀知章。
少日無心佩紫囊,一生裘葛是衣裳。但知野服尋山便,不學唐裝又晉裝。
人獸不容發,何況信汝意。
汝意不可信,深井洪濤起。
出門見夜叉,入門守鄉里。
誰能暮行渴,不飲渠中水。
是名毋幻村,英豪就中死。
安得無苦人,共談清凈理。